小儿隐睾的治疗方法
隐睾的治疗包括激素治疗和手术治疗。激素治疗适用于出生后6个月内未降或6个月后仍未自然下降的小儿,早产儿、低体重儿及有内分泌系统基础疾病者需谨慎;手术治疗中睾丸下降固定术建议1-2岁进行,有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早产儿高位隐睾可考虑;术后需做好伤口和阴囊护理并定期随访,观察睾丸位置、发育及患儿生长发育情况。
一、激素治疗
(一)适用情况
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睾丸仍未下降至阴囊,或6个月后睾丸仍未自然下降的小儿,可考虑激素治疗。其原理是通过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来促进睾丸下降。例如,GnRH可刺激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进而促进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促使睾丸下降;hCG则可直接作用于睾丸间质细胞,促进雄激素分泌,从而帮助睾丸下降。大量临床研究表明,约有15%-20%的患儿经激素治疗后睾丸可下降至阴囊。
(二)特殊人群考虑
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使用激素治疗时需谨慎评估,因为其内分泌系统发育可能不够完善,激素治疗可能带来的内分泌干扰风险需要权衡。同时,对于有内分泌系统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等,使用激素治疗需格外谨慎,应在专业医生充分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激素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激素种类和剂量。
二、手术治疗
(一)睾丸下降固定术
1.手术时机
一般建议在1岁-2岁之间进行手术治疗。因为在1岁以内,部分患儿的睾丸仍有自行下降的可能,但1岁后自行下降的概率大幅降低,而2岁后睾丸持续未下降会对睾丸的生精功能等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睾丸生精小管萎缩等。大量临床追踪研究显示,2岁后手术的患儿睾丸生精功能受损的概率明显高于1岁-2岁手术的患儿。
2.手术方式
开放手术:是较为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在下腹部做切口,找到未下降的睾丸,将其游离后固定于阴囊内。这种手术方式对于位置相对容易寻找的睾丸较为适用,但对于位置异常较深的睾丸操作相对复杂。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腹腔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腹腔内睾丸的位置,对于腹腔内高位隐睾等情况更具优势。它是通过在腹部打几个小孔,插入腹腔镜器械来进行睾丸的游离、下降固定等操作。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合并隐睾且睾丸位置较高的情况,腹腔镜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因为其创伤小对早产儿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根据早产儿的具体身体状况,如体重、呼吸循环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腹腔镜手术。
三、术后护理及随访
(一)术后护理
1.伤口护理
术后要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情况。对于小儿要防止其搔抓切口,以免引起切口感染。一般术后1周左右拆线,在拆线前要注意切口的护理,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换药等处理。
2.阴囊护理
术后要观察阴囊的肿胀情况,可适当抬高阴囊,以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同时要注意保持阴囊的清洁,避免尿液等污染阴囊,防止引发阴囊感染等并发症。对于小儿,要注意其穿着宽松的衣物,减少对阴囊的摩擦。
(二)随访
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一般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等进行随访。通过随访观察睾丸的位置是否固定良好,有无回缩等情况,同时要检查睾丸的发育情况,包括睾丸的大小、质地等。如果发现睾丸有回缩等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进一步处理。对于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也需要进行评估,因为隐睾不仅会影响睾丸本身的功能,还可能对患儿的心理等产生影响,所以随访要全面关注患儿的多方面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