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需从多方面进行,包括保持舒适居住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呼吸道、饮食、发热、心理、用药护理,对新生儿、小婴儿及有基础疾病患儿有特殊护理要求,如保持适宜室温湿度,观察体温呼吸等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合适体位,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发热时合理降温,安抚患儿心理,严格遵医嘱用药,对特殊人群精细护理等以助病情恢复。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咳嗽、精神状态等情况。体温方面,若患儿出现发热,需关注发热的程度及热型变化;呼吸观察要留意呼吸频率、节律及有无呼吸困难表现,如是否有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咳嗽情况要观察咳嗽的频率、性质等;精神状态则能反映患儿整体的病情严重程度,若患儿精神萎靡,可能提示病情较重。例如,正常儿童呼吸频率在安静状态下随年龄有所不同,婴幼儿呼吸频率较快,若肺炎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且伴有其他异常表现,需及时处理。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可经常为患儿翻身、拍背,翻身能防止肺部淤血,拍背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力度适中,按照由下向上、由外向内的顺序进行。另外,还可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雾化能稀释痰液,利于痰液排出,比如使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雾化,可起到抗炎、减轻气道水肿等作用,帮助改善呼吸道通畅程度。
体位护理:根据患儿病情采取合适体位,如半卧位,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同时利于呼吸,使呼吸更顺畅,缓解呼吸困难症状。
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对于婴幼儿,要合理喂养,少量多次喂奶,避免呛咳。因为患病期间患儿机体消耗增加,良好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例如,可给患儿提供牛奶、鸡蛋羹、新鲜蔬菜水果泥等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发热护理
当患儿出现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与药物辅助降温相结合的方式,但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物理降温可选用温水擦浴,擦浴部位为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处,水温控制在32℃~34℃,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擦浴10~15分钟。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因为小儿皮肤薄嫩,酒精易通过皮肤吸收导致中毒等不良后果。若体温超过38.5℃且符合用药指征,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但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要求,注意药物的年龄禁忌等。
心理护理
小儿患病时可能会有不安、哭闹等表现,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交流,通过轻柔的动作、温和的语言安抚患儿,营造温馨的护理环境,减轻患儿的恐惧心理。比如通过讲故事、播放轻柔音乐等方式转移患儿注意力,让患儿在相对轻松的状态下配合治疗护理,这对病情恢复也有积极作用,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心理安抚尤为重要,能减少其因患病产生的不良情绪对身体恢复的不利影响。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如使用抗生素时,要确保按规定时间用药,保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同时,要了解所用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使用某些抗生素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等,若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新生儿及小婴儿,因其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精细。如在呼吸道护理时,拍背力度要更轻柔;饮食喂养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呛奶;病情观察要更敏锐,一旦出现异常表现需立即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护理时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与肺炎之间的相互影响,严格遵循其基础疾病的相关护理要求,同时针对肺炎的护理措施要更具针对性,确保患儿得到全面、安全的护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