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骨关节炎的检查项目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体格检查有视诊、触诊、动诊、量诊;影像学检查有X线检查(可看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磁共振成像(能更早发现软骨等损伤)、超声检查(观察滑膜和积液);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急性发作伴炎症时白细胞轻度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急性炎症期可能升高辅助判断炎症程度)、关节液检查(怀疑感染等特殊情况时进行,查外观、白细胞等)。
1.体格检查:
视诊:观察关节部位有无肿胀、畸形,比如膝关节骨关节炎可能出现膝关节的肿大变形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患者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比如老年女性可能因长期磨损等因素更易出现关节畸形,而生活方式久坐少动的人群关节周围肌肉可能有萎缩表现。通过视诊可以初步了解关节的外观状态。
触诊:触摸关节周围有无压痛、发热等情况,例如手指关节骨关节炎时,触摸病变关节可能有压痛感,不同病史的患者,长期患病者关节周围组织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增厚等改变。
动诊:检查关节的活动范围,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骨关节炎患者可能出现活动范围受限,年龄较大者可能因关节退变等原因活动范围减小比年轻人更明显,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人群关节活动度往往更差。
量诊:测量关节的周径等,比如测量膝关节的周径来判断肿胀程度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意义:是诊断骨关节炎最常用的影像学方法。可以看到关节间隙变窄,这是因为软骨磨损后关节间隙空间减小;骨质增生,即骨赘形成,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性修复表现;软骨下骨硬化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人关节退变相对更明显,X线表现更典型,对于有长期关节病史的患者,定期X线检查可观察病情进展情况。
检查方法:常规拍摄关节正侧位片等。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意义:能更早发现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情况。对于早期骨关节炎,MRI可以看到软骨的信号改变等,比X线更敏感。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年轻患者,运动损伤等导致骨关节炎时,MRI能更清晰显示损伤结构,生活方式中运动强度大的人群通过MRI检查能更早发现关节内部结构的异常。
检查方法:患者躺在MRI设备内,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获取关节内部结构的图像。
超声检查:
意义:可以观察关节滑膜情况、有无积液等。对于一些表浅关节,如膝关节等,超声能较方便地检查关节滑膜增厚、积液量等,在评估关节炎症情况方面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龄患者滑膜情况可能因病情不同而有差异,生活方式中肥胖人群可能因关节负担重更容易出现滑膜病变。
检查方法:使用超声探头在关节周围进行扫描。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一般无特异性改变,在骨关节炎急性发作伴炎症时,可能有白细胞轻度升高,但不具有诊断骨关节炎的特异性,不同性别患者血常规表现无本质差异,年龄较大患者身体抵抗力等情况不同可能影响血常规结果的判断,病史中有感染等情况时血常规结果可能有相应改变。
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骨关节炎急性炎症期可能会升高,可辅助判断关节炎症程度,老年人身体代谢等情况不同,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基础值可能与年轻人有差异,生活方式中吸烟等可能影响炎症指标,病史中有其他炎症性疾病时该指标可能也会异常。
关节液检查:对于怀疑关节有感染等特殊情况时进行。抽取关节液进行检查,包括外观、白细胞计数、分类、生化检查等。比如关节液外观浑浊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关节液成分可能因病情不同而有差异,生活方式中关节损伤后未及时处理的人群关节液可能出现异常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