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纳囊和宫颈囊肿是一回事吗
宫颈纳囊和宫颈囊肿是同一疾病不同表述,由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时腺管口阻塞致分泌物潴留形成,一般人群多为生理性变化,特殊人群如术后、育龄期等风险较高,多数无症状,合并宫颈炎等有相应表现,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TCT和HPV检测诊断,无症状者定期检查,有症状者针对炎症处理,特殊人群视情况观察或处理。
一、概念定义
宫颈纳囊和宫颈囊肿是一回事,它们是同一种妇科疾病的不同表述。宫颈纳囊全称是宫颈腺囊肿,是宫颈转化区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导致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的囊肿。
二、病因方面
一般人群:多是宫颈的生理性变化,通常无明显症状,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另外,慢性宫颈炎、宫颈局部损伤等也可能引起宫颈纳囊,慢性炎症会使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瘢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进而形成囊肿;宫颈局部损伤,如分娩、流产、宫颈手术等也可能导致腺管口堵塞引发纳囊。
特殊人群:对于有过宫颈手术史的女性,发生宫颈纳囊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手术可能导致宫颈局部组织损伤,增加腺管口堵塞的几率;育龄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在宫颈转化区出现生理性的鳞状上皮取代柱状上皮情况,进而容易形成宫颈纳囊。
三、临床表现
一般情况:大多数宫颈纳囊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往往是在妇科检查时发现宫颈表面有单个或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如果合并有宫颈炎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合并感染时还可能出现下腹坠胀、疼痛等不适。
不同人群表现差异:青春期女性如果出现宫颈纳囊,多考虑是生理性的转化区变化,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要注意定期进行妇科检查监测囊肿变化;绝经后女性出现宫颈纳囊,需要警惕是否有其他病变伴随,因为绝经后女性宫颈局部抵抗力相对下降,需要更仔细排查宫颈病变情况。
四、诊断方式
妇科检查: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表面情况,可发现宫颈表面突出的青白色小囊泡。
辅助检查:
阴道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宫颈纳囊的具体情况,有助于判断囊肿的大小、分布等。
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主要是为了排除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等病变,因为宫颈纳囊本身一般不会有恶变倾向,但需要通过这两项检查来排除其他宫颈病变情况,尤其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和HPV检测是很有必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都应重视这两项检查,30-65岁女性可联合筛查,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
五、处理原则
无症状的宫颈纳囊: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即可。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检查的间隔时间可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如果没有异常情况可以1-2年检查一次,绝经后女性如果情况稳定也可适当延长检查间隔,但如果出现囊肿明显增大、合并其他异常症状等情况则需要及时就医。
有症状的宫颈纳囊:如果合并有宫颈炎等导致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时,需要针对炎症进行相应处理,但不针对纳囊本身进行特殊处理囊肿,如存在宫颈局部感染等情况,可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给予相应的抗炎治疗等,但对于纳囊的处理还是以观察为主,除非纳囊非常大影响生活等特殊情况可考虑在无菌操作下用针穿刺等方式处理,但这种情况较少见。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发现宫颈纳囊,一般也以观察为主,因为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宫颈纳囊有一定变化,分娩后再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处理;对于有宫颈手术史的女性发现宫颈纳囊,要结合既往手术情况等综合判断,可能需要更密切监测囊肿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