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肌筋膜炎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可局限或牵涉周围;肌肉紧张且部分患者出现痉挛;因疼痛等致关节活动受限;受累肌筋膜部位有特定压痛点。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及受影响程度上有差异,如不同年龄段、生活方式人群等。
疼痛
局部疼痛:是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疼痛通常局限在病变的肌肉筋膜部位,可为隐痛、酸痛或刺痛等。例如,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特定区域的疼痛,在劳累、受寒等因素影响下,疼痛可能会加重。不同年龄段的人群,疼痛感受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对疼痛的耐受性可能相对较低,但具体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年轻人可能在过度劳累后更易出现疼痛,但恢复相对较快。长期从事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工作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职员、长期弯腰劳作的工人等,由于肌肉筋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更容易发生肌筋膜炎并出现局部疼痛症状。
牵涉痛:有时疼痛可向周围区域牵涉。比如,肩背部肌筋膜炎可能会引起上臂甚至颈部的牵涉痛,但疼痛的起源点仍在肩背部的肌筋膜处。这种牵涉痛的范围可能会因个体差异和病变部位不同而有所变化,在女性和男性中的表现可能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异性,但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经常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其牵涉痛的发生可能与运动导致的肌肉筋膜损伤有关。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病部位的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弹性降低。以颈部肌筋膜炎为例,患者颈部肌肉会有紧绷感,转动颈部时可能会感到不灵活。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肌肉本身的弹性和韧性下降,肌肉紧张的情况可能相对更明显;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肌肉较为发达的人群,在发生肌筋膜炎时,肌肉紧张的表现可能也较为突出。不良的生活姿势,如长期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会加重肌肉紧张的程度,进而增加肌筋膜炎发生肌肉紧张的风险。
肌肉痉挛:部分患者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缩,可引起局部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例如,小腿肌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发生小腿肌肉痉挛,导致行走困难。在儿童群体中,肌筋膜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肌肉痉挛的表现可能会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而有所不同,由于儿童的肌肉控制能力和耐受力与成人不同,一旦出现痉挛可能需要更谨慎的处理。对于有基础病史,如神经系统疾病等的患者,发生肌肉痉挛时需要特别注意与基础病导致的肌肉异常进行鉴别。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部位的关节活动会受到限制。例如,肩部肌筋膜炎患者肩关节的外展、上举等活动会受到明显影响,导致穿衣、梳头、洗脸等日常活动困难。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活动受限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同,老年人本身活动能力相对较弱,肌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严重影响其独立生活能力;而儿童的活动受限可能更多体现在玩耍、运动等方面的受限,但由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其恢复活动功能的潜力相对较大。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的人群,发生肌筋膜炎后更容易出现明显的活动受限,而经常保持运动习惯的人群,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活动受限带来的影响,但一旦发病仍会受到较大限制。
压痛点
特定压痛点:在受累的肌筋膜部位可找到固定的压痛点,这是肌筋膜炎较有特征性的表现之一。压痛点通常比较局限,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而其他部位无明显异常。不同部位的肌筋膜炎,压痛点的位置不同,如足底筋膜炎的压痛点在足底跟骨内侧结节处。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由于身体结构和激素变化等因素,发生肌筋膜炎时压痛点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与正常生理变化导致的疼痛进行区分,在检查和诊断时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