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怎么办
慢性荨麻疹是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反复发生且病程超6周的常见皮肤疾病,病因复杂,女性患病率略高,有过敏史等人群发病风险高,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诊断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措施有一般治疗(避免接触诱因、规律作息等)、药物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严重者用糖皮质激素等)、其他治疗(生物制剂、中医中药)。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治疗时各有注意事项。日常护理与预防要做好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生活环境管理和心理调节。
一、了解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为风团或血管性水肿反复发生,病程超过6周。风团大小和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伴有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物理因素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发病,但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有过敏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精神压力大、作息不规律、过度疲劳等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风团出现的时间、频率、形态、部位、伴随症状等情况,以及是否有食物、药物过敏史,近期是否有感染、接触特殊物质等。
2.体格检查:主要检查皮肤风团的特征,同时检查全身其他部位是否有异常,排除其他可能的疾病。
3.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自身抗体检测、过敏原检测等。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感染等情况;自身抗体检测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可帮助患者明确可能的过敏原,避免接触。
三、治疗措施
1.一般治疗: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或诱发因素,如某些食物、药物、物理刺激等。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药物治疗: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有效控制风团发作和瘙痒症状。若常规剂量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增加剂量或联合使用其他抗组胺药。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
3.其他治疗: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尝试奥马珠单抗等生物制剂治疗。此外,中医中药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但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用药需谨慎,应选择安全性高、适合儿童年龄的药物。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皮肤清洁等。低龄儿童使用药物时需严格遵医嘱,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若必须使用药物,应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选择药物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性,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五、日常护理与预防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肤,以免引起皮肤破损和感染。可使用温和的皮肤清洁剂和保湿剂,保持皮肤湿润。
2.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已知的过敏食物,尽量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3.生活环境: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等床上用品。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4.心理调节:慢性荨麻疹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通过听音乐、阅读等方式缓解压力,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