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隐睾的问题
隐睾是睾丸未按正常过程从腰部腹膜后降至阴囊内,病因有内分泌和机械因素,危害包括影响生育、增加恶变和扭转风险,诊断靠体格检查和超声,治疗有激素和手术,不同人群隐睾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需早期诊断治疗以减少不良后果
一、隐睾的定义
隐睾是指睾丸未能按照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内,包括睾丸下降不全和睾丸异位。
二、隐睾的病因
1.内分泌因素:
睾丸下降需要雄激素的参与,如母体促性腺激素不足或胎儿自身促性腺激素分泌缺陷,会影响睾丸下降。例如,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缺乏时,可能导致睾丸下降障碍。
睾丸自身产生雄激素不足时,也会影响其正常下降,如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等情况。
2.机械因素:
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如,会阻碍睾丸从腹腔下降至阴囊。例如,睾丸引带发育异常时,无法正常牵引睾丸到达阴囊位置。
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有纤维组织增生等机械性梗阻,会限制睾丸下降。
三、隐睾的危害
1.生育功能影响:
单侧隐睾患者约60%会出现不育,双侧隐睾患者几乎100%会出现不育。因为阴囊内温度较腹腔内低,是睾丸生精的适宜温度,而隐睾处于温度相对较高的部位,会影响精子的生成。例如,研究表明,隐睾患者的生精小管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生精细胞减少等情况。
2.恶变风险:
隐睾发生恶变的风险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20-50倍。腹腔内的隐睾恶变几率相对更高,尤其是在青春期后。如长期未治疗的隐睾,其恶变的可能性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3.睾丸扭转风险:
隐睾由于其位置异常,精索往往比较松弛,睾丸活动度增大,更容易发生扭转。一旦发生扭转,会导致睾丸缺血、坏死等严重后果。
四、隐睾的诊断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仔细触诊阴囊,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发现未降入阴囊的睾丸。对于阴囊内空虚的情况,要进一步检查腹股沟管等部位,判断睾丸是否位于腹股沟管内或腹腔内等。
2.超声检查:
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确定睾丸的位置,是腹腔内、腹股沟管内还是异位睾丸等。它能够清晰显示睾丸的大小、形态以及周围组织情况,为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五、隐睾的治疗
1.激素治疗:
对于1岁以内的睾丸未降患儿,可尝试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等激素治疗。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睾丸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促进睾丸下降。但激素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掌握。
2.手术治疗:
睾丸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主要方法,一般建议在1-2岁时进行手术。手术的目的是将睾丸固定于阴囊内,以改善生育功能、降低恶变风险等。对于高位隐睾,可能需要采用睾丸引带松解、睾丸血管松解延长等复杂手术方式来将睾丸降入阴囊。
六、不同人群隐睾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新生儿及婴儿期:
新生儿隐睾有一定的自行下降几率,可先观察等待至6个月龄左右。如果6个月后睾丸仍未下降,需考虑进一步干预。婴儿期要注意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过度哭闹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过高可能影响睾丸的位置。
2.儿童期及青春期:
儿童期及青春期的隐睾患者,睾丸未降带来的生育、恶变等风险更加明显。此阶段要积极评估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如手术治疗等。同时,要关注患儿的心理状态,因为隐睾可能会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如导致自卑等情绪。
3.成年隐睾患者:
成年隐睾患者更要重视,因为其恶变等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超声检查等,监测睾丸情况。如果发现睾丸有异常变化,如肿大、疼痛等,要及时就医。
总之,隐睾是一种需要重视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措施,以最大程度减少隐睾带来的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