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潴留的治疗方法
尿潴留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其他注意事项。非手术有诱导排尿、膀胱区按摩、药物辅助;手术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膀胱造瘘术;其他有导尿术、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非手术需注意适用情况及可能并发症,手术要评估风险及关注术后并发症,导尿要防感染,康复训练需长期坚持,生活方式要调整并关注心理。
一、非手术治疗方法
1.诱导排尿:可尝试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部等诱导排尿的方法,利用条件反射来促进排尿。对于有一定认知和行动能力的患者,通过这些方式有可能刺激排尿反射,帮助缓解尿潴留情况。但对于因神经系统病变等导致排尿反射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效果不佳。
2.膀胱区按摩:适用于能配合的患者,用手掌适当力度按摩膀胱区,从脐下向耻骨联合方向轻柔按摩,每次10-15分钟左右,可促进膀胱收缩排尿。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造成患者不适。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患者需谨慎操作,防止出血等并发症。
3.药物治疗辅助:某些药物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改善尿潴留情况,但需严格基于病情和相关医学证据选择。例如,对于因逼尿肌收缩无力等原因导致的尿潴留,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考虑使用促进逼尿肌收缩的药物,但药物的使用必须遵循专业医生的判断,且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
二、手术治疗方法
1.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适用于因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尿潴留患者。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该手术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解除尿道梗阻,从而恢复排尿功能。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手术存在一定风险,如出血、感染等,术前需对患者的心肺功能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2.膀胱造瘘术:对于一些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或前列腺增生等病因导致的尿潴留长期不能缓解的患者,可考虑膀胱造瘘术。通过在腹壁上切开一个小口,将造瘘管置入膀胱,引流尿液,缓解尿潴留。但膀胱造瘘术可能会带来造瘘口感染、膀胱挛缩等并发症,在术后需要加强造瘘口的护理,定期更换造瘘管等,同时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等,促进患者康复。对于老年患者等特殊人群,要特别注意预防造瘘口相关感染,保持造瘘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三、其他治疗及注意事项
1.导尿术:是缓解急性尿潴留的常用紧急措施,但对于慢性尿潴留患者,如果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要注意预防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对于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基础疾病等,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密切观察尿液情况,如出现尿液浑浊、发热等感染迹象,要及时处理。
2.康复训练:对于因神经系统病变等导致的慢性尿潴留患者,可进行盆底肌等康复训练。通过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盆底肌收缩和放松训练,有助于改善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需要长期坚持,患者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进行康复训练时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的适用性,以儿童能够接受和配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促进其膀胱功能的恢复。
3.生活方式调整: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饮酒、辛辣食物等刺激,以免加重排尿不适症状。要适量饮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但也不能过度限制饮水,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等,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膀胱等部位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慢性尿潴留可能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