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盆底肌训练(通过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适用于各年龄段轻度患者,训练方法为不同体位下收缩放松盆底肌)、生物反馈疗法(利用仪器反馈信息助患者更好训练,适用于自我训练效果不佳者)、电刺激疗法(电流刺激促进盆底肌收缩恢复,各年龄段患者可考虑,有特殊医疗设备患者需谨慎);手术治疗有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通过放置悬吊网带增加尿道闭合压力,适用于中重度患者,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手术,将膀胱颈和尿道向上悬吊增强尿道阻力,主要适用于女性患者,男性较少用,有严重病史者需谨慎)。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作用原理:通过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来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研究表明,持续进行盆底肌训练可增加盆底肌的肌力和耐力,从而提升控尿能力。例如,有相关研究显示,经过一定周期的规范盆底肌训练,约一定比例的患者尿失禁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有压力性尿失禁的人群,尤其是轻度患者。对于女性,无论是生育后还是绝经后的女性都可进行;男性也同样适用,生活方式上没有特殊严格限制,但对于有严重心肺疾病等病史影响运动的人群需谨慎评估后进行。
训练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坐位或站立位,进行盆底肌收缩动作,每次收缩持续3秒以上,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训练15-30分钟,每天3-4次。
2.生物反馈疗法
作用原理:利用生物反馈仪器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反馈给患者,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盆底肌的活动情况,从而更好地进行盆底肌训练。它能增强患者对盆底肌训练的依从性和训练效果,研究发现结合生物反馈疗法的盆底肌训练比单纯盆底肌训练能取得更好的控尿改善效果。
适用人群:适用于各年龄段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适合那些自我盆底肌训练效果不佳的患者。对于有认知障碍等特殊情况的人群可能需要调整方式。
操作方式:患者将生物反馈仪器的探头放置在相应部位,通过仪器显示的反馈信息来指导盆底肌的正确收缩和放松,一般需要多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电刺激疗法
作用原理: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促进盆底肌的收缩和恢复。电刺激可以增加盆底肌的肌力,改善盆底肌的功能。有研究证实电刺激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考虑,对于一些身体状况不适合进行高强度运动训练的患者可能是一种替代选择。但对于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有特殊医疗设备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治疗方式:将电极片放置在盆底肌相应区域,通过设定合适的电流强度和频率进行电刺激治疗,治疗疗程和频率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制定。
二、手术治疗
1.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作用机制: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悬吊网带,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大量临床研究表明该手术对压力性尿失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控尿能力。
适用人群: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较为合适。但对于有严重盆腔感染、尿道严重解剖异常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评估是否适合手术。
手术过程: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通过小切口将悬吊网带放置在尿道中段并进行固定,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
2.耻骨后膀胱尿道悬吊术(Burch手术)
作用机制:将膀胱颈和尿道向上悬吊,增强尿道的阻力来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该手术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对合适的患者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合并有膀胱膨出等情况的患者。对于男性患者一般较少采用该术式,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等病史的患者需谨慎评估。
手术过程:经耻骨后途径将膀胱颈和尿道周围组织进行悬吊固定,手术操作需要精细,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