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如何检查出来
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血沉)、影像学检查(B超、MRI)和腹腔镜检查,不同检查各有特点及适用情况,如双合诊用于判断子宫及附件情况,三合诊可更清后位子宫等部位病变,血常规等辅助判断炎症活动程度,B超无创常用,MRI对软组织病变显示清,腹腔镜可直接观察及取组织病理检查但有创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一、妇科检查
1.双合诊检查:医生将一手的两指(通常是食指和中指)放入阴道,另一手放在下腹部,通过触摸子宫及附件来判断是否有异常。若存在慢性盆腔炎,可能会触及子宫压痛、附件增厚、有压痛性包块等情况。这是因为炎症导致盆腔内组织粘连、增厚,通过双合诊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这些病理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双合诊的操作需要根据其身体发育等情况适度调整;对于有过性生活史的女性,常规进行双合诊检查;而未婚女性一般不进行经阴道的双合诊检查,可采用直肠-腹部诊等方式。
2.三合诊检查:除了双合诊的内容外,再加用肛门手指检查。能更清楚地了解后位子宫、直肠子宫陷凹或宫骶韧带等部位的病变情况,对于判断慢性盆腔炎是否累及这些部位有重要意义。在进行三合诊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给患者带来过度不适,尤其是对于年轻女性或有特殊病史的女性,更要谨慎操作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减少不适感。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白细胞等免疫细胞增多来对抗炎症。但需要注意的是,部分慢性盆腔炎患者血常规可能无明显异常,所以不能仅依靠血常规来确诊,但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炎症活动程度的指标。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检查要根据其年龄特点准确采集血液样本;对于有贫血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血常规结果的解读需要结合其整体病情综合分析。
2.C-反应蛋白(CRP)和血沉(ESR)检测: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血沉也会增快。这两项指标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在慢性盆腔炎的病情监测中,如果CRP和血沉持续异常,可能提示炎症处于活动期。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CRP和血沉的变化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对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这两项指标的变化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干扰后再用于慢性盆腔炎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以观察盆腔内子宫、卵巢及周围组织的形态、结构。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输卵管增粗、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积液等表现。B超检查方便、无创,是常用的筛查手段。但对于一些病变较轻或位置较隐匿的情况,可能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在进行B超检查时,对于肥胖患者可能需要适当调整检查方法或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对于妊娠期女性,要选择对胎儿影响最小的检查方式来评估慢性盆腔炎情况。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盆腔内软组织病变的显示比B超更清晰,能更准确地判断盆腔内炎症累及的范围和程度,尤其是对于一些B超难以明确诊断的复杂情况。但MRI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时考虑。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不能进行MRI检查,需要提前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四、腹腔镜检查
1.对于诊断困难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可考虑腹腔镜检查。在腹腔镜下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器官的外观,如输卵管是否增粗、充血,盆腔腹膜是否有粘连、增厚等情况,还可以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是有创检查,有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感染等,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适合进行腹腔镜检查;对于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也要谨慎评估后再决定是否进行该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