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怎么检查
诊断酒精肝可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肝活检。血液检查能了解肝功能和凝血功能情况,如肝功能指标可能异常、凝血功能指标可能延长;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B超、CT、MRI及MRS,分别可观察肝脏不同情况;肝活检是诊断金标准但有创有风险,需评估后进行及观察。
一、血液检查
1.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可能升高。一般来说,酒精性肝病患者的ALT通常低于AST,这是酒精肝的一个特点。例如,有研究表明,在酒精性肝病患者中,AST/ALT比值常大于2。通过检测肝功能指标,可以初步了解肝脏的损伤情况,因为酒精对肝细胞的损伤会导致这些酶从肝细胞内释放到血液中,从而使血液中的酶活性升高。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等蛋白指标也可能异常。酒精肝患者可能出现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导致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下降。这是因为肝脏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酒精肝时肝脏合成功能受损,影响了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
2.凝血功能检查:
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可能延长。肝脏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酒精肝导致肝脏功能障碍时,会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从而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凝血功能检查对于评估酒精肝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帮助,延长的PT和INR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较严重。
二、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可以观察肝脏的大小、形态、实质回声等情况。酒精性脂肪肝在B超下常表现为肝脏实质回声增强,前场回声增强,后场回声衰减,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等。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肝脏是否存在脂肪变性等改变,而且B超具有操作简便、价格相对低廉、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是酒精肝筛查的常用影像学方法之一。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饮酒者)以及有饮酒病史的人群,在B超下可能出现相应的肝脏形态和回声改变。对于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人群,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酒精肝。
2.CT检查:
能更清晰地显示肝脏的密度变化。酒精性脂肪肝在CT上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或局灶性降低,肝脏与脾脏的CT值之比小于1。CT对于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B超难以准确判断的情况,CT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密度信息。不过,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剂量,在进行检查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辐射耐受情况,对于儿童等对辐射敏感的人群要谨慎选择。有饮酒史的人群,若怀疑有酒精肝,CT检查可以作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的手段之一。
3.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MRI对于肝脏脂肪变性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MRS可以定量检测肝脏脂肪含量。MRS通过检测肝脏组织中某些代谢物的信号强度来评估肝脏脂肪含量,其结果相对准确。但MRI及MRS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一般在其他检查方法难以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使用。对于一些病情复杂、需要精确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酒精肝患者,可考虑进行MRI及MRS检查。
三、肝活检
1.肝活检的意义:
肝活检是诊断酒精肝的金标准。通过肝活检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改变,如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炎症浸润以及纤维化程度等。例如,可以看到肝细胞内有大泡性或混合性脂肪变,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等。对于一些临床诊断不明确,尤其是需要准确判断肝脏纤维化程度等情况时,肝活检具有重要意义。
2.肝活检的局限性及注意事项:
肝活检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等。在进行肝活检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凝血功能等。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大量腹水等情况的患者,进行肝活检需要更加谨慎。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肝活检的风险程度不同,例如儿童进行肝活检需要特别严格的评估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在进行肝活检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防止出现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