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骨骨折手术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锁骨骨折术后需从伤口护理、固定装置相关、康复锻炼、生活方式调整及复诊与监测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外力刺激;关注外固定装置松紧及稳定性,配合功能锻炼;早期进行肌肉等长收缩,中期逐步增加肩部活动度,后期恢复全方位活动;注意保持良好体位、限制剧烈活动、保证营养均衡;定期复诊并自我监测肩部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一、伤口护理
1.保持清洁干燥:术后要确保伤口部位清洁,避免沾水,防止感染。一般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定期更换伤口敷料,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情况。若有异常及时就医。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好动,更要注意防止敷料松动、污染,家长需加强看护。
2.避免外力刺激:睡觉或休息时要注意保持正确体位,避免压迫手术部位的锁骨,防止影响伤口愈合。比如可以采取仰卧位,在背部垫薄枕保持肩部稍微后伸的姿势。
二、固定装置相关
1.外固定支架或绷带等的护理:如果使用了外固定装置,要注意固定装置的松紧度是否合适。过紧可能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定期检查固定装置的部件是否有松动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更要密切关注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因为其骨骼愈合能力相对较弱。
2.功能锻炼配合:在固定期间,要按照康复计划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但要避免过度活动导致固定装置移位等情况。例如在骨折早期可以进行手指的屈伸活动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不影响锁骨骨折的固定。
三、康复锻炼
1.早期锻炼:术后早期可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肌肉收缩但不引起关节活动。比如肩部周围肌肉的收紧和放松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多次。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儿童患者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家长可以协助进行简单的肌肉收缩指导。
2.中期锻炼:随着骨折愈合情况的进展,逐渐增加肩部的活动度锻炼。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内收、外展等活动,但要注意活动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影响骨折部位的稳定。对于年轻且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适当加快康复锻炼的进度,但要以不引起疼痛和骨折部位异常活动为度。
3.后期锻炼: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可逐步增加肩部的功能锻炼强度,进行肩关节的全方位活动锻炼,如画圈运动等,以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但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由于其伤口愈合能力可能相对较弱,康复锻炼要更加循序渐进,密切观察锻炼后的恢复情况。
四、生活方式调整
1.体位: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弯腰驼背等不良姿势,防止加重锁骨的负担,影响骨折愈合。例如坐着时要保持背部挺直,椅子要有合适的高度,使双脚能平放在地面上。
2.活动限制:在骨折未完全愈合前,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篮球、跳绳等,防止发生再次骨折或影响骨折愈合。对于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在骨折愈合前要暂停相关工作,待完全恢复后再逐步恢复工作。
3.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骨折愈合。例如每天保证摄入一定量的牛奶,以补充钙元素,促进骨骼生长。对于老年人,由于消化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要注意饮食的易消化性,同时保证营养的充足供应。
五、复诊与监测
1.定期复诊:按照医生安排的时间定期进行复诊,通过X线等检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一般术后1-2周、1个月、3个月等都需要进行复诊,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方案。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骨折愈合相对较快,复诊时间可能会相对更频繁一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2.自我监测:患者自己要密切关注肩部的感觉和活动情况,如果出现肩部疼痛加剧、肿胀明显、活动受限加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例如如果发现肩部在休息时也出现疼痛,或者活动时疼痛明显不同于之前的康复锻炼过程中的疼痛,要警惕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