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是什么意思
隐睾是睾丸未按正常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降至阴囊内,停留在异常位置的疾病,分为真性和假性隐睾,发病与解剖、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危害有影响生育、增加恶变风险、致心理问题,诊断靠体格检查、超声、CT及MRI等,治疗有激素和手术,不同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需早期诊断治疗以减少不良影响
一、隐睾的分类
1.真性隐睾:睾丸完全没有下降到阴囊内,停留在腹腔或其他异常的非阴囊部位。
2.假性隐睾:睾丸位置正常,但回缩到腹股沟管内或阴囊入口处等,用手可以将其推回阴囊内。
二、隐睾的发病原因
1.解剖因素:
睾丸引带异常或缺失,导致睾丸无法正常从腹腔向阴囊下降。例如,某些患儿的睾丸引带发育异常,不能有效地牵引睾丸下降至阴囊。
精索血管或输精管过短,限制了睾丸下降的距离,使得睾丸不能顺利到达阴囊。
2.内分泌因素:
促性腺激素缺乏,如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足,或垂体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缺乏,会影响睾丸的正常下降。因为睾丸的下降依赖于体内正常的激素调节,这些激素的缺乏会干扰睾丸下降的过程。
睾丸自身因素,如睾丸对促性腺激素不敏感,即使体内有正常的激素水平,睾丸也不能正常对激素产生反应从而下降至阴囊。
三、隐睾的危害
1.生育功能影响:
单侧隐睾患者,由于未降睾丸的生精功能可能受到影响,导致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等,从而影响生育能力,其生育能力低于正常男性。双侧隐睾患者,若未及时治疗,几乎都会导致不育。因为睾丸需要在阴囊内相对低温的环境下才能正常生精,腹腔内温度相对较高,不利于精子的生成和发育。
2.睾丸恶变风险增加:
隐睾患者发生睾丸恶性肿瘤的风险比正常阴囊内睾丸高得多。例如,有研究表明,隐睾患者发生睾丸精原细胞瘤等恶性肿瘤的几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这是因为隐睾所处的异常环境,如腹腔内温度较高、局部内分泌环境异常等,会导致睾丸细胞发生异常变化,增加恶变的可能性。
3.心理影响:
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年患者,由于隐睾外观与正常情况不同,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出现自卑等心理问题。尤其是在社交活动中,可能会因为自身生殖器官的异常而感到尴尬和不自信。
四、隐睾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仔细触摸阴囊及腹股沟管等部位,判断睾丸是否存在以及位置。对于可触及的隐睾,能初步确定其大致位置;对于不可触及的隐睾,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检查方法。
2.超声检查: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可以在阴囊内或腹腔、腹股沟管等部位寻找睾丸的踪迹。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睾丸的大小、形态以及位置等情况,有助于明确隐睾的位置。
3.CT及MRI检查:对于超声检查未发现睾丸的患者,CT或MRI检查可以更精确地定位隐睾的位置,尤其是对于腹腔内的隐睾,能够清晰地显示其具体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隐睾的治疗
1.激素治疗:
对于1岁以内的患儿,可尝试使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激素进行治疗,刺激睾丸下降。因为在这个年龄段,睾丸有可能通过激素治疗自行下降至阴囊。
2.手术治疗:
对于1岁以后仍未下降的隐睾,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有睾丸下降固定术等,将睾丸固定在阴囊内,以恢复其正常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手术时机很重要,一般建议在2岁以前进行手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睾丸功能的影响。
六、不同人群隐睾的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阴囊内睾丸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及时发现隐睾问题并尽早干预。同时,要注意儿童的生活护理,保持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情况影响睾丸的健康。
2.成年患者:成年隐睾患者即使已经成年,也需要定期进行阴囊及睾丸的检查,因为仍存在睾丸恶变等风险。若发现睾丸有异常变化,如肿大、疼痛等,应及时就医。
隐睾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其对生育功能和健康的不良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