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膀胱炎
膀胱炎是常见泌尿系统疾病,病因有细菌感染(最常见大肠埃希菌经尿道上行感染,女性因尿道短宽等更易发病,还有性生活、憋尿等诱因,不同年龄感染风险不同)和非细菌感染(如间质性膀胱炎与自身免疫等有关);临床表现有典型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及不同人群差异(女性易性生活后发病且症状明显,男性需排查前列腺疾病诱因,儿童可伴发热哭闹等);诊断通过尿液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和影像学检查(超声、CT);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多饮水、休息)和抗感染治疗(依药敏选敏感抗生素,儿童用药谨慎);预防需保持个人卫生、避免憋尿、增强机体抵抗力、治疗相关基础疾病。
一、病因
1.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等肠道细菌,多由尿道上行感染引起,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距离肛门近,更易发生膀胱炎。性生活、憋尿、尿路梗阻(如结石、前列腺增生等)、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都可能增加细菌感染引发膀胱炎的风险。不同年龄人群感染风险有所不同,儿童若存在尿路畸形等情况也可能诱发膀胱炎;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问题是膀胱炎的易感因素。
2.非细菌感染:如间质性膀胱炎等,病因相对复杂,可能与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尿频:患者会频繁产生尿意,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能每小时就需要排尿数次,夜晚也会出现夜尿增多的情况。
尿急:有尿意时很难控制,需立即排尿,否则可能出现急迫性尿失禁。
尿痛:排尿时尿道、膀胱区或会阴部会有灼热感或疼痛感,疼痛程度不一。
血尿:部分患者尿液可呈粉红色、红色或洗肉水样,这是因为膀胱黏膜炎症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2.不同人群表现差异
女性:除上述典型症状外,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容易在性生活后发病,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同时要注意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相鉴别。
男性:若为细菌性膀胱炎,需排查是否存在前列腺疾病等诱因,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膀胱炎可能还伴有排尿困难等表现。
儿童:儿童膀胱炎可能除了尿频、尿急、尿痛外,还可能出现发热、哭闹不安等表现,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排尿相关的异常行为。
三、诊断方法
1.尿液检查
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尿白细胞酯酶阳性等,可初步判断存在炎症。
尿细菌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同时可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了解膀胱的形态、结构,有无结石、肿瘤、梗阻等情况,有助于排查膀胱炎的病因。对于儿童,超声检查相对安全,能初步评估泌尿系统状况。
CT检查:必要时可进行CT检查,尤其对于怀疑有泌尿系统复杂病变,如肿瘤等情况时,能更清晰地显示膀胱及周围组织的情况。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减轻膀胱炎症状,促进炎症消退,不同年龄人群都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儿童要鼓励其多喝水。
注意休息:让身体得到充分恢复,利于机体抵抗力的提升来对抗炎症。
2.抗感染治疗:根据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对于大肠埃希菌感染常用的抗生素等,但具体药物选择需遵循专业医生的判断,儿童用药需尤其谨慎,优先选择相对安全且适合儿童的抗生素。
五、预防措施
1.保持个人卫生
女性:要注意会阴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性生活前后都要注意清洗。
男性:也应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尤其是包皮过长者要经常清洗包皮垢。
2.避免憋尿:及时排尿,减少尿液在膀胱内的停留时间,降低细菌滋生感染的机会,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
3.增强机体抵抗力:均衡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儿童可通过户外活动等增强体质。
4.治疗相关基础疾病:如对于存在尿路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减少膀胱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