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常见原因
血尿可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包括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性、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癌、膀胱癌、肾盂癌)、泌尿系统外伤(肾外伤、膀胱外伤)及其他原因(剧烈运动后血尿、药物性血尿)。
一、肾小球源性血尿
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因链球菌等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血尿。病理上可见肾小球细胞增殖等改变,临床除血尿外,多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病程较长,病情迁延,病理类型多样,血尿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病情逐渐进展可发展为肾功能不全。
肾病综合征,部分微小病变型肾病等病理类型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也可出现血尿,多见于儿童,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同时可伴有血尿。
2.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好发于育龄女性,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表现,患者除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多系统表现(如面部红斑、关节痛、口腔溃疡等)外,肾脏受累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其发病与自身免疫紊乱有关,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攻击肾脏等组织。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多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如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等,肾脏受累时出现血尿、蛋白尿等,是由于机体对过敏原产生变态反应,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炎,引起滤过膜损伤而出现血尿。
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1.泌尿系统感染
膀胱炎,多见于女性,主要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可出现血尿,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肾盂肾炎,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多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除有发热、腰痛等全身症状外,也可出现血尿,同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细菌等。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女性,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损伤肾盂、输尿管、膀胱等部位的黏膜,引起黏膜出血,出现血尿,多伴有肾区疼痛、肾绞痛等表现,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
输尿管结石,同样男性多见,结石梗阻输尿管可导致输尿管黏膜损伤出血,出现血尿,疼痛较为剧烈,呈阵发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膀胱结石,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引起黏膜出血,出现血尿,常伴有排尿困难、尿流中断等症状。
3.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侵犯肾脏组织血管,导致出血,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
膀胱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与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吸烟等因素有关,肿瘤生长在膀胱黏膜,引起黏膜出血,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晚期可出现)。
肾盂癌,也多见于中老年,血尿是常见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可出现条索状血块,伴有腰部钝痛等表现。
4.泌尿系统外伤
肾外伤,多有腹部外伤史,如撞击、车祸等,肾脏受到外伤后,肾组织受损出血,出现血尿,可伴有腰痛、腹部肿块等,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等表现。
膀胱外伤,多因骨盆骨折等原因导致膀胱受损,引起血尿,可伴有下腹部疼痛、排尿困难等表现。
5.其他原因
剧烈运动后血尿,多见于青少年,长时间或剧烈运动后,可能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暂时增加,出现一过性血尿,一般休息后可缓解,尿液检查除红细胞外,无其他明显异常。
药物性血尿,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可能对泌尿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导致血尿,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尿液情况,若出现血尿需及时评估是否与药物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