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睾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附睾炎常见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尿道逆行、淋巴途径、血行感染)、泌尿系统器械操作(留置导尿管、尿道扩张术)、尿液反流、性生活因素(过度性生活或手淫、不洁性生活)及其他因素(外伤、免疫力低下)。
1.病原体感染
尿道逆行感染: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可经尿道逆行至附睾引发感染。例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生殖泌尿系统的卫生,男性尿道外口容易滋生细菌,这些细菌可能通过尿道上行进入输精管,进而到达附睾引起炎症。性生活不卫生、频繁手淫等不良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尿道逆行感染的风险,对于青少年男性来说,若存在包皮过长且未及时清洁,更易发生此类感染情况。
淋巴途径感染:周围器官的炎症可通过淋巴系统传播至附睾。比如,患有前列腺炎、精囊炎等疾病时,炎症可能通过淋巴循环蔓延至附睾,引发急性附睾炎。这种情况在患有慢性前列腺炎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中较为常见,炎症的蔓延会逐步影响到附睾的正常组织,导致附睾出现炎症反应。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中的病原体可经血液循环到达附睾。如患有扁桃体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时,细菌可通过血液运输到附睾,引起急性附睾炎。对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血行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他们的身体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较弱,病原体更容易在血液循环中存活并到达附睾部位引发感染。
2.泌尿系统器械操作
留置导尿管:长时间留置导尿管会破坏尿道的黏膜屏障,为病原体入侵创造条件。例如,因手术需要或其他疾病原因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发生急性附睾炎的概率相对增加。在留置导尿管期间,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否则很容易导致尿道内的细菌沿着导尿管侵入附睾,引发炎症。
尿道扩张术:进行尿道扩张术等有创的泌尿系统器械操作时,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使病原体容易侵入附睾。这类操作如果操作不当或术后护理不佳,都可能引发急性附睾炎。例如,在进行尿道扩张术时,若器械消毒不彻底或操作过程中对尿道黏膜造成较大损伤,就为病原体感染附睾提供了途径。
3.尿液反流:尿液反流至附睾也可引起炎症。当尿道压力变化等因素导致尿液逆流进入附睾时,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和病原体等会刺激附睾,引发炎症反应。例如,某些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可能导致尿液反流,从而增加了急性附睾炎的发生风险。对于存在泌尿系统畸形的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治疗,以减少尿液反流对附睾的刺激和感染风险。
4.性生活因素
过度性生活或手淫:过度的性生活或频繁手淫会使附睾处于充血状态,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比如,一些年轻男性性生活不节制或频繁手淫,就可能增加急性附睾炎的发病几率。在性活动过程中,附睾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若此时身体抵抗力稍有下降,病原体就容易入侵引发炎症。
不洁性生活:不洁性生活可直接将病原体带入附睾引发感染。如性伴侣患有性传播疾病,通过性生活传染给男性,导致急性附睾炎。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奈瑟菌感染等,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蔓延至附睾,引起急性炎症反应。对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男性,出现阴囊疼痛、肿胀等疑似急性附睾炎症状时,应高度警惕性传播疾病相关的感染,并及时就医检查。
5.其他因素
外伤: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后,容易导致附睾组织损伤,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引发急性附睾炎。例如,阴囊受到撞击、骑跨伤等情况,都可能使附睾受伤,进而引发炎症。对于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有阴囊外伤风险的人群,如运动员等,在运动或工作中要注意保护阴囊,避免外伤的发生,一旦发生外伤要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急性附睾炎的发生风险。
免疫力低下:本身患有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容易发生急性附睾炎。因为免疫力低下时,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减弱,病原体容易在附睾部位定植并引发炎症。对于这类免疫力低下的特殊人群,除了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生殖泌尿系统的卫生,加强自我防护,预防急性附睾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