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症状是怎么引起的
附睾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大肠埃希菌等经尿道逆行、性传播病原体感染,病毒如流行性腮腺炎病毒经血液循环感染)、尿液反流(尿道压力升高或结构异常致尿液反流刺激附睾)、免疫系统因素(自身免疫异常攻击附睾组织、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受病原体侵袭)、其他因素(性生活过度频繁致附睾充血、阴囊外伤使附睾受损、青壮年性活动频繁且抵抗力相对下降易发病、男性生殖系统解剖结构特点使其更易受感染)。
一、病原体感染相关因素
1.细菌感染
常见的引起附睾炎的细菌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附睾,例如经尿道逆行感染是较为常见的方式。男性尿道较长且弯曲,尿道内存在一定的细菌定植,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细菌可沿尿道上行,经射精管进入附睾,引发感染。例如,尿道炎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细菌就有可能进一步蔓延至附睾。此外,前列腺手术、经尿道器械操作等也可能导致细菌侵入附睾,引起附睾炎。
性传播病原体也是导致附睾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在不安全性行为的情况下,这些病原体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至生殖系统,引发附睾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人群,患附睾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病毒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是较为常见的引起附睾炎的病毒之一。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患流行性腮腺炎后,有一定的概率并发附睾炎。这是因为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侵入附睾,引起炎症反应。一般来说,流行性腮腺炎并发附睾炎多发生在腮腺炎发病后的4-5天,先为单侧发病,随后可累及对侧。
二、尿液反流因素
尿液反流至附睾也是引起附睾炎的一个因素。正常情况下,尿液不会反流进入附睾,但当尿道压力升高或存在尿道结构异常时,尿液可逆流进入附睾。例如,前列腺增生患者由于尿道梗阻,排尿时尿道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尿液反流至附睾,长期的尿液反流会刺激附睾,引发慢性炎症。
三、免疫系统相关因素
1.自身免疫因素
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异常时,可能会错误地将附睾组织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从而引发附睾炎。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其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产生的自身抗体可损伤附睾组织,导致附睾炎的发生。这类患者往往除了附睾炎的症状外,还可能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关表现。
2.机体抵抗力低下
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如长期劳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营养不良等情况,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影响,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下降,更容易发生细菌感染,从而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
四、其他因素
1.性生活因素
过度频繁的性生活或过度手淫等,可能会导致附睾反复充血,增加附睾炎的发病几率。例如,青年男性如果性生活不节制,附睾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局部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受到病原体的感染而引发附睾炎。
2.外伤因素
阴囊部位受到外伤后,如撞击、骑跨伤等,可能会导致附睾组织受损,从而为病原体的入侵创造条件,增加附睾炎的发生风险。例如,从事某些剧烈运动或工作环境存在危险的人群,阴囊受到外伤的概率较高,进而增加了患附睾炎的可能性。
3.年龄因素
附睾炎在青壮年男性中较为常见。这是因为青壮年时期性活动较为频繁,生殖系统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同时该年龄段男性的机体抵抗力相对中青年后期有所下降,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附睾炎。而儿童时期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患附睾炎的情况相对较少;老年男性由于机体功能衰退,自身免疫等功能下降,但相对青壮年来说,其性活动减少,所以发病概率也相对青壮年低,但也不能完全排除,如老年男性如果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能引发附睾炎。
4.性别因素
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由于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如尿道较长且与外界相通等,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附睾炎,这是性别因素导致附睾炎发病差异的主要原因。女性由于生殖系统相对封闭,感染途径相对较少,所以附睾炎主要发生在男性群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