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剂包括铝制剂、镁制剂、钙制剂,铝制剂作用迅速可短期用于轻至中度胃酸过多但肾功能不全者长期用需注意铝蓄积,儿童、老年人使用需谨慎;镁制剂起效快,对伴便秘的胃酸过多患者合适但腹泻患者慎用,儿童、老年人使用需考量;钙制剂可缓解胃酸过多但长期大量用易便秘,儿童、老年人使用有相应注意事项。H受体拮抗剂通过竞争结合H受体抑制胃酸分泌,适用于中至重度胃酸过多相关疾病,儿童使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质子泵抑制剂特异性抑制质子泵强效抑制胃酸分泌,用于治疗严重胃酸过多相关疾病,儿童使用需谨慎评估受益风险比,老年人使用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可能增加的风险。
一、抗酸剂
(一)铝制剂
1.作用机制:铝制剂可与胃酸中的盐酸结合,形成凝胶保护胃黏膜,从而中和胃酸,其作用迅速,一般在服用后0.5-1小时左右起效,通过化学中和反应降低胃内酸度。大量基础研究表明,铝制剂能有效缓冲胃酸,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
2.适用情况:适用于轻至中度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等症状,对于一般因饮食不当等引起的偶尔胃酸过多人群可短期使用,但需注意肾功能不全者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铝蓄积。
3.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儿童使用需谨慎,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铝蓄积风险相对更高;老年人若存在肾功能减退情况,也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铝制剂抗酸剂。
(二)镁制剂
1.作用机制:镁制剂通过与胃酸中的氢离子结合,发生化学反应来中和胃酸,起效较快,能快速缓解胃酸过多相关不适。研究显示,镁制剂在胃内可迅速解离出镁离子,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降低胃酸浓度。
2.适用情况: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导致的胃部不适,对于同时伴有便秘的胃酸过多患者可能更为合适,因为镁有轻泻作用,但腹泻患者应慎用。
3.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儿童使用镁制剂时要考虑其肠道功能等情况,婴儿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使用不当可能引起腹泻等问题;老年人若有腹泻倾向或肠道功能不佳时需权衡使用镁制剂抗酸剂的利弊。
(三)钙制剂
1.作用机制:钙制剂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中和胃酸,从而减轻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其作用基于化学反应,通过结合氢离子来降低胃内酸度。
2.适用情况: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便秘等问题,一般作为短期缓解胃酸过多的辅助药物使用。
3.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儿童使用钙制剂抗酸剂需谨慎,避免过量导致钙代谢紊乱;老年人若同时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使用钙制剂抗酸剂时要注意与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相互作用,且需监测血钙水平等。
二、H受体拮抗剂
(一)作用机制
通过选择性竞争结合胃壁细胞上的H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量。大量药理学研究证实,H受体拮抗剂能显著降低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五肽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
(二)适用情况
适用于中至重度胃酸过多相关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引起的胃酸过多症状。对于一些因胃酸过多导致长期不适,且抗酸剂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用。
(三)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
儿童使用H受体拮抗剂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儿童的药代动力学与成人不同,可能存在药物代谢差异等问题;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减慢,使用时需调整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可能增加肾功能损害等风险的发生几率。
三、质子泵抑制剂
(一)作用机制
特异性地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最后环节-质子泵(H-K-ATP酶),从而强效抑制胃酸分泌。大量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能持久且强效地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以上。
(二)适用情况
可用于治疗严重的胃酸过多相关疾病,如难治性消化性溃疡、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等,对于胃酸分泌异常增高的情况有很好的抑制效果。
(三)与年龄等因素的关系
儿童使用质子泵抑制剂需谨慎评估受益风险比,因为儿童长期使用可能影响钙吸收等代谢情况;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以及可能增加的骨折等风险,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在体内的代谢清除减慢,更容易发生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