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分类有哪些
卵巢肿瘤分类多样,按组织学来源可分为上皮性肿瘤(占比50%-70%,常见浆液性等肿瘤)、生殖细胞肿瘤(好发青少年及儿童,含畸胎瘤等)、性索间质肿瘤(约占5%,具内分泌功能)、转移性肿瘤(占5%-10%,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等);按良恶性分良性(生长缓慢、多单侧等)和恶性(生长迅速、常双侧等);按组织学形态分囊性肿瘤(多为囊性结构,部分可恶变)、实性肿瘤(由实质组织构成,良恶性需病理确定)、囊实性肿瘤(兼具囊性和实性部分,良恶性判断较复杂)。
一、按组织学来源分类
上皮性肿瘤:这是最常见的卵巢肿瘤类型,占卵巢肿瘤的50%-70%,其中以浆液性肿瘤最为常见,其次是黏液性肿瘤等。上皮性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其发生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向腺上皮转化有关。例如浆液性囊腺瘤,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浆液性囊腺癌则为双侧多见,半实质性,囊壁可见乳头,切面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坏死,生长迅速,预后较差。
生殖细胞肿瘤:好发于青少年及儿童,青春期前患者占60%-90%,绝经后仅占4%。这类肿瘤来源于生殖细胞,包括畸胎瘤、内胚窦瘤、绒毛膜癌等。其中成熟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是最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多为单侧,单房,腔内充满油脂和毛发,有时可见牙齿或骨质;未成熟畸胎瘤则属于恶性肿瘤,多见于年轻患者,肿瘤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未成熟胚胎组织构成,主要为原始神经组织。
性索间质肿瘤:约占卵巢肿瘤的5%,性索间质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间叶组织,可向男女两性分化。肿瘤常具有内分泌功能,故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常见的有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等。颗粒细胞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峰为45-55岁,能分泌雌激素,故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可引起雌激素过多症状,如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癌变;卵泡膜细胞瘤多为良性,单侧,圆形或卵圆形,表面被覆有光泽的纤维包膜,切面实性,灰白色,瘤细胞短梭形,胞质富含脂质,细胞交错排列;纤维瘤是较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女性,单侧居多,中等大小,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偶见患者伴有腹水或胸腔积液,称梅格斯综合征,手术切除肿瘤后,胸腔积液、腹水自行消失。
转移性肿瘤:占卵巢肿瘤的5%-10%,其原发部位多为胃肠道、乳腺、子宫内膜等。转移性卵巢肿瘤的特点是双侧性,中等大小,活动度好,一般无粘连,切面实性,胶质样,多伴有腹水。例如库肯勃瘤,是一种特殊的转移性黏液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镜下见典型的印戒细胞,能产生黏液,预后较差。
二、按良恶性分类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多为单侧,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包膜完整,切面多为单房,囊壁薄,内容物多为清亮液体等。如上述的浆液性囊腺瘤、成熟畸胎瘤、纤维瘤等,一般经过手术切除后预后较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定期复查,因为少数良性肿瘤有恶变可能。
恶性肿瘤:生长迅速,常为双侧,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包膜不完整,切面多为囊实性或实性,内容物多为混浊液体、血性液体等,常伴有腹水。如浆液性囊腺癌、未成熟畸胎瘤、库肯勃瘤等,恶性肿瘤预后较差,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需要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但即使经过治疗,复发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高。
三、按组织学形态分类
囊性肿瘤:包括各种囊肿性的肿瘤,如浆液性囊腺瘤表现为单房或多房的囊性结构,黏液性囊腺瘤一般体积较大,多为多房囊性,囊内充满黏液等。囊性肿瘤多数为良性,但也有部分囊性肿瘤可能发生恶变,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和病理检查来明确其性质。
实性肿瘤:肿瘤主要由实质组织构成,如纤维瘤为实性肿瘤,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实性,坚硬。实性肿瘤良恶性都有可能,需要进一步通过病理检查来确定其是良性的实性肿瘤还是恶性的实性肿瘤。
囊实性肿瘤:肿瘤同时具有囊性和实性部分,如卵巢癌中的浆液性囊腺癌,多为囊实性,囊壁可见乳头,切面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坏死等。囊实性肿瘤的良恶性判断相对复杂,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手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