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的颜色
血尿颜色因不同原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而异。肾小球源性血尿肉眼常呈洗肉水样等,镜下红细胞畸形;非肾小球源性中,结石致血尿肉眼鲜红、镜下红细胞正常,感染致血尿肉眼鲜红或粉红、镜下有炎症细胞,肿瘤致血尿多为无痛全程血尿、镜下红细胞无畸形;儿童血尿要关注先天性畸形等,老年人血尿需警惕肿瘤;性别对血尿颜色无直接影响但好发疾病有别;大量运动后可致一过性血尿,长期服药可能引发血尿,通过血尿表现等结合检查可明确原因并诊疗。
一、不同原因导致的血尿颜色
(一)肾小球源性血尿
1.肉眼血尿颜色:常表现为洗肉水样、浓茶色或鲜红色。这是因为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通过受损的基底膜进入尿液,当出血量较多时,肉眼可见尿液颜色改变。例如,一些肾小球肾炎患者出现肉眼血尿时,尿液外观多为洗肉水样,其机制是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红细胞大量漏出到尿液中。
2.镜下血尿情况: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破碎的,这是由于红细胞通过受损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等作用发生变形。这种情况在儿童肾小球疾病中较为常见,儿童患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容易出现这种畸形红细胞为主的血尿。
(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1.泌尿系统结石导致的血尿:
肉眼血尿颜色:可表现为鲜红色。当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移动时,会损伤泌尿系统的黏膜,导致出血。例如肾结石患者,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划破黏膜引起出血,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肉眼可见鲜红色血尿。
镜下血尿特点:镜下可见正常形态的红细胞,因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是泌尿系统黏膜受机械性损伤导致的出血,红细胞未经过肾小球基底膜的变形作用。
2.泌尿系统感染导致的血尿:
肉眼血尿颜色:一般为鲜红色或粉红色。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刺激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出血,从而引起血尿。比如急性膀胱炎患者,膀胱黏膜充血,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尿液中红细胞增多,肉眼可见血尿,颜色可为鲜红色或粉红色。
镜下血尿表现:镜下可见红细胞,同时可伴有白细胞等炎症细胞,这是因为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引起的出血及炎性细胞浸润。
3.泌尿系统肿瘤导致的血尿:
肉眼血尿颜色:多为无痛性的全程血尿,颜色可呈暗红色、洗肉水样等。例如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生长过程中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不同颜色的血尿。
镜下血尿特征:镜下可见红细胞,肿瘤患者的血尿中红细胞形态一般无明显畸形,因为肿瘤导致的出血不是通过肾小球基底膜引起的。
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血尿颜色的影响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1.儿童:儿童出现血尿时,不同年龄阶段可能有不同特点。婴幼儿期血尿可能因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原因,颜色表现可能与成人相似,但由于儿童表述能力差,需更仔细观察尿液变化。比如先天性肾积水的儿童,可能出现血尿,颜色根据出血量不同而变化,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尿液情况,及时就医检查。
2.老年人:老年人血尿需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器官功能衰退,肿瘤发生率相对升高,血尿颜色可能为无痛性的暗红色等,老年人自身对身体变化感知相对缓慢,更要重视血尿情况,及时进行全面检查。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性别对血尿颜色本身无直接影响,但不同性别好发的泌尿系统疾病有所不同。例如,女性尿道短,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导致血尿;男性前列腺疾病相对较多,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能引起血尿,其颜色与其他情况导致的血尿颜色无本质区别,但疾病类型有差异。
(三)生活方式因素
1.大量运动后:部分人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血尿,颜色可能为鲜红色,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或泌尿系统轻微损伤引起。但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的,休息后多可缓解。如果运动后血尿持续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就医。
2.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导致血尿,颜色根据出血量而定。比如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若出现血尿,需考虑药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及时调整药物并就医检查。
总之,血尿的颜色可因多种因素而不同,通过血尿颜色等表现结合其他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有助于明确血尿的原因,以便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