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有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疼痛与肿胀等体征。畸形表现为外观形态改变及肢体长度变化,如肩关节脱位呈“方肩”、髋关节脱位致下肢短缩;弹性固定是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使脱位关节保持特定位置,被动活动有弹性阻力;关节盂空虚通过触诊可发现,提示脱位可能;疼痛剧烈,肿胀因血管破裂出血及炎性反应所致,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畸形
1.外观形态改变:关节脱位后,关节处的正常解剖关系被破坏,患侧肢体外观与健侧相比会有明显差异。例如肩关节脱位时,患侧肩部会呈现“方肩”畸形,这是因为肱骨头脱出肩关节盂,导致肩部正常的圆形轮廓消失,肩峰明显突出,肩部外观呈方形。这是由于肩关节的组成结构发生改变,正常的肱骨头与肩胛盂的对合关系丧失,从而引起肩部形态的改变,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发生肩关节脱位时,方肩畸形的表现可能因个体肩部肌肉等组织的差异略有不同,但本质的形态改变是相似的。
2.肢体长度变化:某些关节脱位可能会导致肢体长度的异常。比如髋关节脱位时,患侧下肢可能会出现短缩畸形,这是因为股骨头从正常的髋臼位置脱出,使得下肢的有效长度变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髋关节脱位表现有所不同,儿童髋关节脱位可能表现为单侧下肢短缩,行走时步态异常;成人髋关节脱位同样会出现肢体短缩,影响正常的行走和活动功能。
二、弹性固定
1.概念及表现:关节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将脱位的关节保持在某个特定的位置,被动活动时可感觉到有弹性阻力,松开后又回到原来的脱位位置。以肘关节脱位为例,肘关节脱位时,患侧肘关节处于半屈曲位,不能自主伸直或屈曲,被动活动时可感受到在某个角度有弹性的抵抗,然后又会弹回半屈曲的脱位位置。不同关节的弹性固定位置有所差异,这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脱位方向有关。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由于肌肉力量相对较弱,弹性固定的表现可能相对不那么明显,但本质上仍存在这种弹性抵抗的情况。
2.机制:关节脱位后,周围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受到损伤,同时肌肉会因疼痛等因素出现反射性痉挛,从而维持脱位的肢体处于特定的位置。这种弹性固定是机体为了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保护机制,但它也提示了关节脱位的存在。
三、关节盂空虚
1.检查方法及表现:通过触诊可以发现关节盂处空虚。例如肩关节脱位时,用手触摸肩关节盂处,可感觉到原本应该存在的肱骨头不在关节盂内,出现空虚感。这是因为肱骨头脱离了关节盂的正常位置,导致关节盂表面没有了肱骨头的填充。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进行肩关节触诊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关节盂空虚的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骨骼和关节的发育特点,触诊时需要更加轻柔准确,但关节盂空虚的表现是可以通过规范的触诊来发现的。
2.临床意义:关节盂空虚是关节脱位非常重要的体征之一,一旦发现关节盂空虚,高度提示关节脱位的可能,需要进一步结合其他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它是由于肱骨头脱出关节盂,使得关节盂失去了正常的解剖结构填充而出现的异常表现。
四、疼痛与肿胀
1.疼痛:关节脱位后,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疼痛程度往往较为剧烈。这是因为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到牵拉、撕裂等损伤,刺激了神经末梢。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感知和耐受程度不同,儿童可能会因为疼痛而哭闹不止,而成人则会明确表达出疼痛的感觉。疼痛的性质多为刺痛、胀痛等,在活动患肢或触碰脱位关节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例如膝关节脱位时,患者在尝试活动膝关节或按压膝关节周围时,会感受到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日常生活。
2.肿胀:关节脱位后,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这是由于关节周围的血管破裂出血,以及组织损伤后的炎性反应导致的。肿胀程度因脱位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脱位越严重,肿胀可能越明显。肿胀会导致关节周围的皮肤紧张,局部皮肤温度可能会略有升高。比如肘关节脱位后,患侧肘关节会迅速出现肿胀,皮肤发亮,随着时间推移,如果不及时处理,肿胀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影响关节的活动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于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群,肿胀的消退速度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身体恢复能力较强,肿胀消退相对较快;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肿胀消退可能相对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