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有一般局部表现,包括畸形、弹性固定、关节盂空虚;有疼痛与肿胀表现,疼痛剧烈、肿胀可轻可重;还会导致功能障碍。不同人群关节脱位表现有特点,儿童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易脱位,表现特殊;老年人骨质疏松易合并骨折,恢复慢且易有并发症;运动员因高强度运动损伤更重,恢复需专业训练来重建关节稳定性。
一、一般局部表现
1.畸形:关节脱位后,关节的正常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导致肢体外观出现明显畸形。例如肩关节前脱位时,患侧肩部失去正常的饱满轮廓,呈现“方肩”畸形,肩峰明显突出,腋窝前下方可摸到肱骨头。这是因为组成关节的骨端移位,破坏了原有的关节形态结构。不同关节脱位的畸形表现各有特点,如髋关节后脱位时,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形;肘关节后脱位时,肘部明显畸形,肘后三角关系改变等。
2.弹性固定:关节脱位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收缩,将脱位后的骨端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动活动时可感觉到弹性阻力,去除外力后,脱位的骨端不能回到正常位置,仍保持在脱位后的位置,这种现象称为弹性固定。以肩关节前脱位为例,患肢处于轻度外展位,不能主动活动,被动活动时可感觉到有弹性阻力阻止其回到正常位置。
3.关节盂空虚:由于构成关节的骨端脱离了关节盂,导致关节盂处空虚。通过触诊可以发现,例如肩关节前脱位时,在肩峰下可以摸到空虚感,原来肱骨头所在的位置出现凹陷。这是关节脱位的一个重要体征,是因为组成关节的骨端移位后,关节盂失去了正常的骨端填充。
二、疼痛与肿胀
1.疼痛:关节脱位时,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关节囊等组织受到牵拉、撕裂或损伤,会引起剧烈疼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并且在移动患肢或按压受伤部位时疼痛会明显加剧。例如髋关节脱位时,患者会感到髋部剧烈疼痛,不敢活动患肢。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可能因脱位的严重程度、关节周围组织损伤的程度以及个体对疼痛的耐受差异而有所不同。
2.肿胀:关节脱位后,局部组织受损,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关节周围出现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关节周围轻微的饱满,重度肿胀则可能使关节明显膨隆,皮肤紧张发亮。肿胀会进一步加重疼痛,并且可能影响关节的活动度。例如肘关节脱位后,肘部会迅速出现肿胀,随着时间推移,肿胀可能会逐渐蔓延至前臂等部位。
三、功能障碍
关节脱位后,由于疼痛、畸形、肌肉痉挛等因素,关节的正常功能受到严重影响,患者无法正常活动患肢。例如肩关节脱位后,患者的上肢外展、内收、前屈、后伸等功能都会受到明显限制,无法完成日常的简单动作,如穿衣、梳头、洗脸等。不同关节脱位导致的功能障碍表现不同,如膝关节脱位时,患者无法正常屈伸膝关节和行走等。
不同人群关节脱位表现的特点
一、儿童
儿童关节脱位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关节周围韧带相对松弛,关节的稳定性较差,在受到较小外力时就可能发生脱位。例如儿童桡骨头半脱位,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往往是由于家长牵拉儿童手部导致,患儿主要表现为肘部疼痛、不敢活动患肢,前臂处于半屈位及旋前位,肘关节弹性固定,局部肿胀多不明显,但有明显的压痛。这是因为儿童的桡骨头发育尚未完全,环状韧带较松弛,当手部被突然牵拉时,桡骨头容易从环状韧带中脱出。
二、老年人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关节周围的骨质强度下降,关节脱位后可能合并有骨折的情况较多。例如老年人髋关节脱位,除了具有关节脱位的一般表现外,往往更容易合并股骨头骨折等。同时,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相对较弱,脱位后的疼痛可能更为剧烈,肿胀消退较慢,并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如血管神经损伤、创伤性关节炎等。此外,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在处理关节脱位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三、运动员
运动员由于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关节承受的应力较大,关节脱位后可能损伤更为严重。例如篮球运动员肩关节脱位较为常见,除了有典型的肩关节脱位表现外,由于运动员长期训练,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较强,脱位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关节囊、韧带撕裂,恢复时间相对较长,并且需要进行更专业的康复训练来恢复关节的功能,以尽快重返赛场。运动员在脱位后需要特别注意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恢复和关节稳定性的重建,避免再次发生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