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脱位是什么意思
关节脱位是构成关节的各骨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应关系,分外伤性、病理性、先天性、习惯性脱位等类型,有关节畸形、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表现,可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诊断,治疗包括手法或手术复位、固定及康复治疗,不同脱位有不同表现,治疗需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进行康复训练。
一、关节脱位的分类
1.按脱位原因分类
外伤性脱位:最为常见,多因遭受外界暴力冲击等导致,比如交通事故中肢体受到的撞击等情况可引发外伤性关节脱位。在儿童群体中,由于其关节周围韧带相对薄弱,在受到较大外力时也容易发生外伤性关节脱位,且不同年龄段儿童发生脱位的关节部位可能有一定差异,如幼儿髋关节脱位相对较常见。
病理性脱位:关节本身存在病变,如关节炎、骨肿瘤等,使得关节结构被破坏,从而导致关节脱位,这种情况往往在原有病变基础上轻微外力即可引发脱位,与患者的基础病史密切相关。
先天性脱位:出生时就存在关节发育异常导致的脱位,如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胎儿在子宫内的体位等因素有关,女性胎儿相对男性胎儿可能有一定的发病差异倾向。
习惯性脱位:创伤性脱位后,关节囊、韧带等组织被破坏,导致关节不稳定,轻微外力就可再次引起脱位,常见于肩关节等部位,患者既往有明确的脱位病史,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可能再次发生脱位情况。
二、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关节畸形:脱位的关节处外观明显异常,与正常关节形态不同,比如肩关节脱位时肩部会呈现方肩畸形等。不同关节脱位有其特征性的畸形表现,这是由于组成关节的骨端移位所致。
关节疼痛与肿胀:脱位部位疼痛明显,伴有局部肿胀,疼痛程度因脱位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而异,肿胀是因为关节周围组织受损出血、炎症反应等引起。
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失去正常的活动功能,不能正常屈伸、旋转等,比如肘关节脱位后,患肢无法正常弯曲和伸展。
2.特殊关节脱位的表现
肩关节脱位: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患者常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头部向患侧倾斜,方肩畸形是其典型表现,杜加征阳性(患侧手掌搭在对侧肩部时,肘部不能贴近胸壁,或肘部贴近胸壁时,手掌不能搭在对侧肩部)。
髋关节脱位:后脱位时,患肢呈现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前脱位时,患肢呈现屈曲、外展、外旋畸形,患者髋关节疼痛剧烈,活动严重受限。
三、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通过观察关节的外形、按压疼痛部位、检查关节的活动度等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脱位情况,如检查肩关节时的杜加征等特殊体征检查。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关节脱位的常用方法,可以明确关节脱位的方向、程度等,能看到脱位的骨端与正常位置的关系,多数关节脱位通过X线可清晰诊断。
CT及MRI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关节脱位,或者合并有软组织损伤等情况,CT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质的细节情况,MRI则有助于观察关节周围软组织如韧带、肌肉等的损伤情况,比如在诊断髋关节脱位合并髋臼骨折等复杂情况时,CT和MRI有重要价值。
四、关节脱位的治疗原则
1.复位
手法复位:是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关节脱位采用相应的复位手法,如肩关节前脱位常用的Hippocrates法等,通过特定的手法操作使脱位的关节骨端恢复正常的对应关系,复位时需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以减轻患者疼痛和肌肉痉挛,操作要轻柔准确,避免加重损伤。对于儿童关节脱位,手法复位时更要注意轻柔,因为儿童的骨骼和软组织相对更娇嫩。
手术复位:对于一些复杂的脱位,如伴有严重骨折、脱位时间较长手法复位困难等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复位,通过切开暴露关节,将脱位的骨端复位并进行相应的固定等操作。
2.固定:复位后需要将关节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以促进受损的关节囊、韧带等组织修复,固定时间根据脱位的部位和损伤程度而定,一般需要3-6周不等,固定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等情况。
3.康复治疗:在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等功能,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比如肩关节脱位复位固定后,需要进行肩关节的屈伸、外展等方向的康复锻炼,逐步恢复关节功能。特殊人群如儿童在康复治疗时,要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要更符合儿童的生理状况,以促进其关节功能更好地恢复且不影响正常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