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尿潴留通过解除梗阻(导尿术、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及病因治疗,慢性尿潴留采用行为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尿潴留各有治疗注意事项,儿童尿潴留尽量非侵入,老年尿潴留综合基础疾病,女性尿潴留因不同因素有相应治疗要点
一、急性尿潴留的治疗
1.解除梗阻
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最简便的方法。对于大多数患者可迅速缓解症状,但操作需严格无菌,避免尿道损伤及感染。对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尿道狭窄较严重的患者,可能一次导尿不能成功,需反复多次操作或更换更细的尿管。老年人因前列腺增生导致急性尿潴留时,导尿是首要的处理措施,导尿过程中要注意动作轻柔,防止尿道黏膜损伤。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在导尿失败时可采用。适用于尿道严重损伤或狭窄无法插入尿管的患者。对于一些因神经系统疾病导致长期尿潴留的患者,也可作为长期引流尿液的方法。但要注意穿刺部位的选择,避免损伤周围脏器,术后要保持造瘘管的通畅,防止堵塞。
2.病因治疗:在解除急性尿潴留后,需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如因前列腺增生引起的急性尿潴留,可在患者一般情况稳定后考虑行前列腺切除术等治疗;因尿道结石引起的,需取出结石解除梗阻。对于药物引起的尿潴留,如某些抗胆碱能药物导致的,应停用相关药物。
二、慢性尿潴留的治疗
1.行为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
膀胱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加膀胱容量。例如开始可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逐渐延长至3-4小时一次,通过训练改善膀胱的排尿功能。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膀胱训练尤为重要,可帮助恢复部分膀胱功能。
盆底肌训练:进行盆底肌收缩和放松训练,增强盆底肌的力量,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可以每天进行数次,每次收缩盆底肌5-10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对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因盆底肌松弛导致尿潴留的情况,盆底肌训练有一定帮助;男性患者如果存在盆底肌功能异常,也可通过训练改善症状。
2.药物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择合适药物。如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慢性尿潴留,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改善前列腺尿道部平滑肌张力,减少尿道阻力,从而缓解排尿困难。但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要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如年龄、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等。例如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3.手术治疗:对于一些病因明确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尿潴留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前列腺增生严重影响排尿功能,经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进行前列腺切除术;尿道狭窄引起的慢性尿潴留,可根据狭窄程度选择尿道扩张术或尿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
三、特殊人群尿潴留的治疗注意事项
1.儿童尿潴留
儿童尿潴留相对较少见,但病因可能包括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脊髓病变等。对于儿童尿潴留,首先要尽量采用非侵入性的方法,如诱导排尿,可让儿童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反射。如果需要导尿,要特别注意选择适合儿童的细尿管,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儿童娇嫩的尿道。对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导致的尿潴留,需及时明确诊断并进行相应的外科处理,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泌尿系统畸形可能影响儿童的肾功能等。
2.老年尿潴留
老年患者尿潴留较为常见,多与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等有关。在治疗时要综合考虑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情况。例如老年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在进行导尿等操作时要注意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防止因操作引起血压波动等不良反应。对于前列腺增生的老年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权衡手术风险与收益,对于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先考虑药物治疗或姑息性引流方法。
3.女性尿潴留
女性尿潴留可能与盆底肌功能障碍、泌尿系统感染、妊娠等因素有关。妊娠晚期的女性可能出现尿潴留,这是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对于妊娠女性的尿潴留,首先可采用轻柔的按摩下腹部等方法促进排尿,尽量避免导尿,若必须导尿要严格无菌操作。对于因盆底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潴留,盆底肌训练是重要的治疗方法,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尿潴留的药物等。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尿潴留,要积极控制感染,感染控制后尿潴留可能会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