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伴肾积水的症状
肾结石伴肾积水有疼痛(肾区隐痛、胀痛、绞痛及腹痛)、血尿(镜下和肉眼)、泌尿系统症状(排尿异常、尿液变化)、全身症状(发热、寒战、乏力食欲减退),不同人群(儿童、老年人、女性、男性)有不同情况,儿童表现不典型、老人症状易忽视、女性妊娠时需谨慎、男性要与前列腺疾病鉴别
一、疼痛症状
1.肾区疼痛:肾结石伴肾积水时,患者常出现患侧肾区的疼痛。这种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当结石活动导致梗阻加重时,可出现剧烈的绞痛,疼痛常突然发作,呈刀割样,可向下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放射,男性还可能放射至阴囊或睾丸,女性则可放射至大阴唇附近。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辗转不安,难以忍受。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70%-80%的肾结石患者会出现肾区疼痛,而合并肾积水时疼痛可能更为持续或反复发作。
2.腹痛:部分患者可能伴有腹痛症状,尤其是结石引起输尿管梗阻时,疼痛可能放射至腹部,类似胃肠道疾病的疼痛表现,但与胃肠道疾病不同的是,肾结石伴肾积水的腹痛往往与体位变化等因素有关,且一般伴有泌尿系统相关的其他表现,如血尿等。
二、血尿表现
1.镜下血尿:多数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即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时发现红细胞增多。这是因为结石在移动过程中损伤了肾盂、输尿管的黏膜,导致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镜下血尿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约50%-80%的肾结石伴肾积水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
2.肉眼血尿:少数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当结石造成较为严重的黏膜损伤或梗阻导致肾内压力急剧变化时,可能引起明显的肉眼血尿。
三、泌尿系统症状
1.排尿异常:肾积水严重时可能影响肾脏的功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进而引起排尿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是因为积水的肾脏产生的尿液增多,或者积水刺激膀胱所致;而严重的肾积水可能导致膀胱功能受损,出现排尿困难、尿不尽等表现。例如,长期严重肾积水的患者,膀胱的顺应性可能降低,导致膀胱有效容量减少,从而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
2.尿液变化:除了血尿外,尿液的颜色、透明度等也可能发生变化。如果合并感染,尿液可能变得混浊,有异味;如果存在泌尿系统的其他病变,尿液的成分也可能进一步改变。
四、全身症状
1.发热:当肾结石伴肾积水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或高热,体温升高是由于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例如,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肾结石伴肾积水患者会合并感染,从而出现发热表现。
2.寒战:部分患者在发热的同时可伴有寒战,这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出现寒战症状。
3.乏力、食欲减退:由于疾病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以及可能存在的感染等因素,患者可能出现乏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体力状况。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肾结石伴肾积水时,疼痛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等。由于儿童泌尿系统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肾积水的发展可能较为隐匿,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的排尿情况、腹部是否有异常包块等。例如,婴幼儿肾积水可能在体检时通过B超发现,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影响儿童的肾功能发育,因此对于儿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排尿异常等情况,应高度警惕肾结石伴肾积水的可能。
老年人:老年人肾结石伴肾积水时,症状可能更不典型,疼痛可能较轻,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肾积水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例如,老年人肾积水合并感染时,发热等全身症状可能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腰部不适、排尿异常等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肾结石伴肾积水。
女性:女性肾结石伴肾积水的症状与男性无明显差异,但在妊娠期间,由于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输尿管,增加了肾结石伴肾积水的发生风险。妊娠合并肾结石伴肾积水时,诊断和治疗需要更加谨慎,因为某些检查和治疗手段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孕期进行X线检查可能会对胎儿造成辐射损害,因此需要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如B超等。
男性:男性肾结石伴肾积水的症状表现与其他人群类似,但需注意前列腺疾病与肾结石伴肾积水的鉴别。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排尿异常,而肾结石伴肾积水引起的排尿异常与前列腺疾病有所不同,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进行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