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如何检查确诊
子宫内膜炎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双合诊、三合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阴道分泌物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磁共振成像)、病理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各检查有不同特点及对不同年龄女性的操作要求等,可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炎。
一、妇科检查
1.妇科双合诊:医生通过阴道、腹部联合检查,了解子宫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以及有无压痛等情况。若子宫内膜炎患者,子宫可能有不同程度增大,且有明显压痛。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子宫组织充血、水肿,双合诊时能感知到这些异常改变。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妇科双合诊的操作需根据其生理特点适当调整,比如青春期女性可能需更加轻柔操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而经产妇可能相对容易进行检查,但仍要遵循规范流程。
2.妇科三合诊:除了阴道、腹部检查外,再加上直肠检查,能更清晰地了解后盆腔情况,对于判断子宫内膜炎是否累及周围组织等有重要意义。比如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子宫直肠陷凹有无炎性渗出等改变,对病情的全面评估有帮助。不同年龄女性进行三合诊时,操作力度和角度等需依据其自身盆腔解剖结构的发育或变化情况进行调整。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这是因为机体受到炎症刺激,免疫系统被激活,白细胞等免疫细胞会增多来应对炎症。一般来说,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至(10-20)×10/L甚至更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也会相应升高,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性炎症反应,但不能单独依靠血常规确诊子宫内膜炎,还需结合其他检查。不同年龄人群的血常规正常参考值略有差异,儿童的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相对较宽,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2.C-反应蛋白(CRP):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状态下会迅速升高。子宫内膜炎患者体内存在炎症,CRP水平往往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比如轻度子宫内膜炎患者CRP可能轻度升高,而重度患者CRP升高较明显。CRP检测方便快捷,可作为子宫内膜炎炎症活动的一个辅助判断指标。不同性别在炎症状态下CRP的变化并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年龄因素会影响其基础水平及对炎症的反应,儿童的CRP基础水平相对较低,炎症时升高可能相对更明显。
3.阴道分泌物检查:通过取阴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等检查。涂片检查可观察分泌物中有无大量白细胞、细菌等。培养则能明确是否有特定病原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若发现有致病菌存在,结合临床症状等有助于诊断子宫内膜炎。对于有性生活的不同年龄女性,阴道分泌物检查的取材方法基本相同,但要注意操作的无菌规范,避免引起医源性感染。比如青春期女性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时,要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
三、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的形态、大小以及宫腔内情况。子宫内膜炎患者B超可能显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匀等改变,还可观察有无宫腔积液等情况。比如经腹部B超或经阴道B超检查,经阴道B超对于子宫内膜炎的诊断相对更清晰,尤其是对子宫内膜的细微变化观察更准确。不同年龄女性进行B超检查时,经阴道B超对于未婚女性一般不采用,可选择经腹部B超,而已婚育龄女性则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通过B超检查能初步筛选子宫内膜炎相关的子宫形态学改变,但不能仅凭B超确诊,还需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复杂病例,MRI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子宫内膜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它可以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炎时子宫肌层的炎症浸润范围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使用。不同年龄人群进行MRI检查时,需根据其身体状况等进行安排,儿童进行MRI检查时要注意镇静等相关措施,以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四、病理检查
1.子宫内膜活检:是确诊子宫内膜炎的金标准之一。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明确子宫内膜有无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活检方法,如诊刮等。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子宫内膜活检的操作风险和注意事项有所不同,比如青春期女性进行诊刮时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刮宫导致子宫内膜损伤过度,而育龄期女性相对操作相对常规,但仍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规范。病理检查能直接观察到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从而确诊子宫内膜炎,但该检查是有创操作,需权衡利弊后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