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症状有什么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是儿童常见肺部感染性疾病,症状多样,呼吸系统有咳嗽(初期刺激性干咳,后可咳痰,不同年龄段特点不同)、气促(呼吸频率加快,伴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发绀(病情重时出现);全身有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小婴儿不典型)、精神状态改变(萎靡、烦躁等)、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肺部有固定中细湿啰音、呼吸音改变(减弱或管状呼吸音等),因年龄、病原体等因素有差异,特殊人群症状更不典型,需综合评估、及时处理。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
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咳痰。咳嗽程度可轻可重,小婴儿可能咳嗽症状相对不典型,表现为咽部发声、呛奶等。例如,部分患儿感染后先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干咳,之后随着病情进展,气道内分泌物增多,转为有痰咳嗽。这是因为炎症刺激气道黏膜,导致黏液分泌增加,同时引起气道痉挛等反应。
不同年龄段小儿咳嗽特点有所差异,新生儿肺炎咳嗽症状往往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口吐白沫等;婴幼儿肺炎咳嗽可能伴有喘息,而年长儿肺炎咳嗽相对更像成人,以咳痰、咳嗽为主。
2.气促
患儿可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小于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2-12个月婴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1-5岁幼儿呼吸频率≥40次/分钟,5岁以上儿童呼吸频率≥30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气促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而代偿性加快呼吸频率,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则是呼吸肌用力呼吸的表现。
3.发绀
病情较重时,患儿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了氧气的摄取和运输,导致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加,从而出现皮肤黏膜青紫。例如,当肺部病变范围较大,气体交换严重受限,就会出现明显发绀。
二、全身症状
1.发热
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可为低热(体温37.5-38℃)、中度发热(体温38.1-39℃)或高热(体温≥39℃)。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原体感染后,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从而出现发热。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发热特点有所不同,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发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且体温波动较大;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发热多为持续高热。
小婴儿尤其是新生儿肺炎发热表现不典型,可能体温不升或仅有体温轻度升高,这是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感染的反应不如年长儿明显。
2.精神状态改变
患儿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表现。如果病情较轻,患儿可能精神状态尚可,但活动减少;病情较重时,精神萎靡明显,甚至出现嗜睡、拒食等情况。这是由于肺部炎症导致机体缺氧、中毒等,影响了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严重的肺炎导致体内代谢紊乱,毒素吸收等,都会对小儿的精神状态产生影响。
3.消化系统症状
部分患儿会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感染引起的毒素吸收或炎症波及胃肠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例如,炎症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蠕动加快或减弱,从而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同时,感染导致机体代谢加快,消化酶分泌减少等,也会影响小儿的食欲。
三、肺部体征
1.啰音
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这是小儿支气管炎肺炎较典型的体征。湿啰音是由于气道内有分泌物,气体通过分泌物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例如,当肺部炎症导致肺泡和支气管内充满渗出物时,听诊就可闻及湿啰音,而且这些啰音多固定在某一部位,与病变部位相关。
不同类型的肺炎啰音特点可能略有差异,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除了有湿啰音外,还可能伴有哮鸣音或脓胸、脓气胸等并发症的相应体征;支原体肺炎有时可闻及干啰音为主。
2.呼吸音改变
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管状呼吸音等改变。呼吸音减弱是因为肺部实变等病变导致肺泡通气减少;管状呼吸音是肺实变时,气体传导良好,在胸壁上听到的支气管呼吸音。例如,当肺部炎症范围较大,肺组织发生实变,就会出现呼吸音减弱及管状呼吸音等体征。
小儿支气管炎肺炎的症状因患儿年龄、病原体等因素有所不同,在临床诊断和护理中需要综合评估患儿的各种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新生儿、早产儿等,由于其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症状可能更不典型,更需要密切观察和细致护理,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