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肌筋膜炎的症状
胸背肌筋膜炎症状包括疼痛(局部酸痛、胀痛、刺痛,晨起、劳累受凉后加重,可牵涉至肩部等;肌肉紧张(胸背部肌肉发紧、弹性降低)、痉挛(局部肌肉条索状或结节状隆起伴剧痛);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展、上举等受限,脊柱屈伸、侧弯等受限);有固定压痛点,部分患者伴疲劳感、睡眠障碍等。
疼痛症状
局部疼痛:疼痛是胸背肌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状之一。患者胸背部会出现弥漫性的疼痛,疼痛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一般在晨起、长时间伏案工作、劳累或受凉后加重,适当活动或保暖后可有所缓解。例如,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胸背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容易诱发胸背肌筋膜炎,出现胸背部的疼痛不适。对于女性患者,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影响筋膜组织的状态,也可能导致疼痛症状的波动。儿童若因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或背负过重书包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引发胸背肌筋膜炎,出现胸背部疼痛,表现为不愿挺胸、活动时疼痛加剧等。
牵涉痛:疼痛可能会向其他部位牵涉,比如可放射至肩部、上臂等部位。当胸背部筋膜发生炎症时,炎症刺激会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牵涉区域的疼痛。例如,疼痛可能会放射到肩部,导致肩部也出现酸痛等不适症状,这会影响患者的上肢活动,使患者在抬举上肢等动作时受到限制。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者胸背部肌肉可出现紧张感,触摸时能感觉到肌肉较硬,弹性降低。这是因为筋膜炎症刺激肌肉,导致肌肉处于持续的紧张状态以试图维持身体的姿势和平衡。例如,患者可能会自觉胸背部发紧,尤其是在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这种肌肉紧张感会更加明显。对于有长期不良姿势习惯的人群,如弯腰驼背的人,胸背部肌肉紧张的情况往往更为突出,而胸背肌筋膜炎又会进一步加重肌肉的紧张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局部肌肉呈条索状或结节状隆起,触摸时可感觉到硬结,同时伴有明显的疼痛。肌肉痉挛是机体对筋膜炎症的一种过度反应,当炎症刺激达到一定程度时,肌肉会不自主地强烈收缩。比如,患者可能会突然感觉到胸背部某一部位的肌肉像抽筋一样紧绷,疼痛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活动。在儿童中,由于其肌肉骨骼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肌肉痉挛时可能需要特别关注其诱发因素,如是否存在过度运动、营养不良等情况。
活动受限
肩关节活动受限:由于胸背部与肩关节关系密切,胸背肌筋膜炎导致的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会影响肩关节的活动。患者可能会出现肩关节外展、上举、旋转等活动受限的情况。例如,患者可能无法像往常一样轻松地梳头、穿衣等,因为这些动作需要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而胸背肌筋膜炎引起的不适会限制肩关节的运动范围。对于女性患者,日常生活中很多动作都涉及肩关节的活动,如整理头发、佩戴首饰等,活动受限会给她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儿童群体中,若胸背肌筋膜炎影响肩关节活动,可能会对其日常的肢体运动发育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及时关注和干预。
脊柱活动受限:胸背部肌肉筋膜的病变也会影响脊柱的活动。患者可能出现脊柱屈伸、侧弯等活动受限的情况。比如,患者难以自如地弯腰拾物、扭转身体等。脊柱的正常活动对于人体的日常行走、劳作等至关重要,活动受限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年龄的人群,脊柱活动受限带来的影响不同,老年人本身脊柱灵活性较差,胸背肌筋膜炎导致的活动受限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其行动不便,而儿童若脊柱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姿势形成。
其他症状
压痛点:在胸背部可找到固定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通常位于肌肉的起止点或筋膜的附着处,按压时疼痛明显,有时可触及皮下结节。通过寻找压痛点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诊断。例如,在斜方肌的起点、背阔肌的某些附着部位等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压痛点的具体位置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都与胸背肌筋膜炎的病变部位相关。儿童的压痛点寻找可能需要更加轻柔的操作,以避免引起患儿的不适和抗拒。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疲劳感、睡眠障碍等症状。由于胸背肌筋膜炎导致的疼痛和不适会影响患者的休息和身体状态,长期的疼痛刺激可能会使患者感到身体疲劳,进而影响睡眠质量,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等睡眠障碍表现。对于女性患者,激素水平的波动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多重角色可能会放大这些伴随症状的影响,而儿童则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睡眠对身体恢复的重要性,睡眠障碍可能会干扰儿童的正常生长激素分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