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能治愈吗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可以治愈,常见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切除(如高频电切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外科手术切除。治愈后需定期随访,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预防复发,不同人群如青少年、老年、女性及有家族病史人群各有特点及注意事项,青少年要关注发育等,老年需评估全身状况,女性特殊时期谨慎选方案,有家族病史者更早更频繁筛查。

一、常见治疗方法及原理

1.内镜下切除

高频电切术:利用高频电流产生的热效应使息肉组织凝固、坏死、脱落而达到切除目的。对于有蒂的小息肉较为适用,通过内镜将电切装置送达息肉部位,利用电流瞬间产生的高温将息肉切除。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对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有蒂结肠息肉切除效果确切,切除后愈合较快,并发症相对较少。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适用于较大的无蒂息肉等情况,通过注射生理盐水等使病变黏膜与下层组织分离,然后用内镜下的器械将病变黏膜完整剥离。对于一些直径较大但局限于黏膜层的结肠息肉,ESD能够完整切除病变,大大降低了息肉残留和复发的风险,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其治疗结肠息肉的完全切除率较高。

2.外科手术切除:对于一些较大、基底较宽、内镜下切除困难或者怀疑有恶变倾向的结肠息肉可能需要外科手术切除。例如,当息肉发生癌变且侵犯到黏膜下层较深部位时,通常需要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等情况选择相应的外科手术方式,如部分结肠切除术等。

二、治愈后的随访及复发预防

1.定期随访

即使结肠息肉通过治疗治愈后,也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复查。一般来说,对于低风险的结肠息肉切除后,可在1-2年内进行首次复查结肠镜;如果首次复查结果正常,后续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时间至3-5年一次,但具体间隔时间需根据息肉的病理类型、大小、数量等因素由医生综合判断。例如,对于多发性结肠息肉患者,即使经过治疗,复发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密切的随访。

年龄因素也会影响随访间隔,对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的患者,可能需要适当缩短随访间隔,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新息肉或复发息肉。

2.生活方式调整预防复发

饮食方面: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摄入。研究表明,长期高脂肪饮食可能增加结肠息肉复发的风险,而充足的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降低息肉复发几率。例如,每天保证摄入30-40克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

生活习惯方面: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可能对肠道黏膜产生不良刺激,增加结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代谢和免疫功能,对肠道健康有益。

运动方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结肠息肉复发。

三、不同人群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1.青少年人群:青少年患结肠息肉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治疗原则与其他人群类似。在随访过程中,需要关注其生长发育情况,由于青少年处于身体发育阶段,内镜检查及治疗时需更加谨慎操作,避免对肠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同时,要引导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保持合理饮食等,预防结肠息肉复发。

2.老年人群:老年人群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相对较高,且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前需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例如,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较大手术的老年患者,内镜下切除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需要密切监测术后恢复情况。在随访过程中,要更加关注老年患者的肠道功能变化以及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影响肠道息肉的复发及治疗后的恢复。

3.女性人群:女性在结肠息肉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后随访等方面与男性无明显本质差异,但需要注意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孕期、哺乳期等,若发现结肠息肉需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案,因为治疗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需在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

4.有家族病史人群:如果家族中有结肠息肉或结肠癌的家族史,这类人群属于结肠息肉的高危人群,需要更早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且随访间隔可能相对更短。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可能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息肉并及时治疗,降低结肠癌的发生风险。

了解疾病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