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好膝关节炎
膝关节炎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生活方式上要运动锻炼(如游泳、直腿抬高训练等)、减重,避免不良姿势与过度使用;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按摩;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手术有关节镜手术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不同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并注意相关事项。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锻炼
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维持膝关节稳定性。例如游泳,水的浮力能减轻膝关节负重,是适合膝关节炎患者的运动方式,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还有直腿抬高训练,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缓慢抬高,每次抬高至足跟离床15-20厘米左右,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能有效锻炼股四头肌。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需调整,年轻人可稍高,老年人则要循序渐进。女性在运动时需注意运动装备合适,避免因装备不合适加重膝关节损伤。有膝关节病史的患者运动前需咨询医生,选择合适运动项目。
减重也很关键,对于体重超重的膝关节炎患者,每减轻1公斤体重,膝关节所受压力可降低约3-4公斤。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相结合来实现减重目标,饮食上控制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和优质蛋白。
2.避免不良姿势与过度使用
日常生活中要避免长时间站立、跪姿、蹲姿等对膝关节压力较大的姿势。比如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可定时进行下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要避免过度使用膝关节,如避免长时间爬楼梯、爬山等。年龄较大的人群在上下楼梯时更要注意动作缓慢,可借助扶手等辅助工具。女性在选择鞋子时要注意选择鞋底有适当弹性、能提供良好支撑的鞋子,以减少膝关节受到的冲击。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人群更要严格注意避免加重膝关节负担的行为。
二、物理治疗
1.热疗
热疗可以促进膝关节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常用的热疗方法有热敷,可使用温水袋或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老年人,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可先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热疗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膝关节不适有缓解作用。
2.冷疗
在膝关节急性炎症期,如出现红肿热痛时,可进行冷疗。冷疗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和肿胀。可使用冰袋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但要注意避免直接将冰袋敷在皮肤上,可使用毛巾包裹冰袋。冷疗对于年轻患者急性发作的膝关节炎炎症缓解有一定帮助,但对于老年人,要注意冷疗时间和温度,避免引起局部血管过度收缩等不良影响。有血液循环障碍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冷疗。
3.按摩
专业的按摩可以放松膝关节周围的肌肉,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度。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按摩可以促进肌肉放松,缓解肌肉紧张对膝关节的压力,对于缓解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有一定作用。不同年龄的患者对按摩力度的耐受不同,年轻人可稍重,老年人则需轻柔。女性在选择按摩时要注意选择正规场所和专业按摩人员。有膝关节手术史等特殊病史的患者需在医生评估后再决定是否适合按摩。
三、药物治疗(仅列药物名称)
1.非甾体抗炎药
如布洛芬等,可缓解膝关节炎引起的疼痛和炎症,但使用时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谨慎使用。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密切关注胃肠道和肾功能等情况。
2.软骨保护剂
像硫酸氨基葡萄糖等,有助于改善软骨代谢,对膝关节软骨有一定保护作用。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时剂量等可能有差异,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情况。
四、手术治疗
1.关节镜手术
对于一些膝关节内有游离体、滑膜增生等情况的膝关节炎患者可考虑关节镜手术。通过关节镜可以清理膝关节内的病变组织,改善膝关节症状。手术创伤较小,恢复相对较快。但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综合评估。女性在术后恢复时要注意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避免因康复不当影响恢复效果。有严重心肺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要谨慎评估手术可行性。
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晚期膝关节炎患者可考虑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该手术能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严格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等情况。老年人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恢复需要更精心的护理,要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的患者不适合该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