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和水痘两种传染病的相关信息,包括病因和病原体(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临床表现(天花有高热等前期症状及特征性皮疹,脱痂留永久瘢痕;水痘起病急,皮疹向心性分布,同一部位可见多种形态皮疹,一般可自愈)、传播途径(二者均有空气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天花人群普遍易感,水痘儿童发病率高,病后获持久免疫)、治疗方法(天花无特效药物,过去采取对症和支持治疗;水痘一般对症治疗,重症用抗病毒药)、预防措施(天花通过接种疫苗已被消灭,一般人群无需再接种;水痘接种减毒活疫苗最有效,还需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以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感染要隔离、防搔抓,低龄用退热药物需谨慎;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接触患者要评估风险;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情重,接种疫苗需遵医嘱)。
一、病因和病原体
1.天花: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天花病毒的传染性强、病情重,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的一种DNA病毒。
2.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呈球形,外有包膜。
二、临床表现
1.天花:感染天花病毒后,潜伏期一般为1014天。前期症状有高热、乏力、头痛、背痛等,之后会出现特征性的皮疹,皮疹先出现在脸部、手部和腕部,然后向身体其他部位蔓延。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结痂几个阶段,同一部位的皮疹形态较为一致,脱痂后会留下永久性的瘢痕。病情严重者可因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死亡。
2.水痘:潜伏期通常为1021天。起病较急,可能先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下降等前驱症状,12天后出现皮疹。皮疹首先出现在躯干和头部,然后蔓延至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皮疹最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再经数小时发展为疱疹,疱疹壁薄易破,常伴有瘙痒。皮疹分批出现,所以在同一部位可见到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的现象。一般12周左右可自愈,预后一般不留瘢痕,但如果因搔抓继发感染,可能会留下瘢痕。
三、传播途径
1.天花: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疱疹液、痂皮或被污染的物品等间接传播。
2.水痘: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含有病毒,易感者吸入后可被感染;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水痘疱疹液或被污染的用具而传播。
四、人群易感性
1.天花:人群普遍易感,没有患过天花也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感染后几乎都会发病。
2.水痘:人群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114岁的儿童发病率较高。但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一般不会再发水痘,但病毒可潜伏在体内,日后可能会引发带状疱疹。
五、治疗方法
1.天花:由于天花在全球已被消灭,目前没有针对天花的特效治疗药物。在过去,主要是采取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如隔离患者、补充水分和营养、控制高热和疼痛等。
2.水痘: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退热。皮肤瘙痒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止痒,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对于病情较重或有并发症的患者,可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治疗。
六、预防措施
1.天花:通过接种天花疫苗可有效预防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天花疫苗接种运动,最终在1980年宣布天花被彻底消灭。目前,除了一些特殊的科研人员,一般人群无需再接种天花疫苗。
2.水痘: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此外,在水痘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是水痘的高发人群,感染水痘后应注意隔离,避免上学或去幼儿园,防止传染给其他儿童。同时要注意修剪指甲,防止搔抓皮疹引起感染。低龄儿童在使用退热药物时需谨慎,优先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对于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儿童,感染水痘后病情可能较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感染水痘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怀孕早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水痘综合征,表现为皮肤瘢痕、肢体发育不全、眼部异常等。孕妇若接触了水痘患者,应及时就医,评估感染风险,必要时可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3.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等疾病或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感染天花或水痘后病情往往较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这类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患者,如有必要可接种疫苗,但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接种疫苗可能效果不佳,且可能有一定风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