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来源:民福康

神经源性膀胱是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膀胱和尿道功能障碍的疾病,病因包括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发病机制是神经调控失衡致排尿等症状异常,临床表现有排尿及其他症状,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尿流动力学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分非手术(间歇导尿、膀胱训练、药物)和手术,还需考虑儿童、老年、女性及有神经系统病史患者的特殊情况。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1.神经系统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卒中、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这些疾病会影响大脑对膀胱和尿道的调控中枢。例如,脑卒中患者由于脑部血管病变导致相关神经通路受损,进而影响膀胱的排尿控制。

外周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长期糖尿病会使外周神经受损,影响膀胱和尿道的自主神经功能;脊髓损伤也是重要原因,脊髓损伤后,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传导受阻,膀胱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失调。

2.发病机制:正常情况下,膀胱的充盈和排空受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精细调节。当神经系统出现病变时,这种调节失衡,可能表现为膀胱逼尿肌过度活跃或收缩无力,尿道括约肌松弛或痉挛等,从而引起排尿困难、尿失禁、残余尿量增加等一系列症状。

二、临床表现

1.排尿症状

尿失禁:可分为充盈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等。例如,当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时,膀胱过度充盈,压力超过尿道阻力,就会出现充盈性尿失禁;而逼尿肌不稳定时,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强烈尿意但难以控制排尿。

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困难、排尿费力、尿线变细等。这是由于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或尿道括约肌痉挛等原因导致尿液排出受阻。

残余尿量增加:正常情况下膀胱残余尿量很少,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由于膀胱排空障碍,残余尿量会明显增多,长期残余尿量增加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并发症。

2.其他症状:长期神经源性膀胱还可能导致上尿路损害,出现肾积水等,患者可能出现腰部胀痛等症状。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神经系统疾病史、外伤史等,了解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例如,若患者有脊髓损伤病史,且出现排尿异常,需高度怀疑神经源性膀胱。

2.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的感觉、运动功能等,以及泌尿系统检查,如耻骨上区是否有膨隆的膀胱等。

3.尿流动力学检查:这是诊断神经源性膀胱的重要方法,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以测定膀胱压力、尿流率等指标,明确膀胱和尿道的功能状态。例如,可检测出逼尿肌的收缩功能、膀胱顺应性等情况。

4.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可了解膀胱残余尿量、肾脏形态等;CT或MRI检查有助于发现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脊髓病变等。

四、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

间歇导尿:对于残余尿量较多的患者,可定期进行间歇导尿,以排空膀胱,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尤其适用于不能自主排尿且膀胱功能障碍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间隔时间等。

膀胱训练:通过定时排尿、盆底肌训练等方法,改善膀胱的功能。例如,指导患者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同时进行盆底肌收缩训练,增强盆底肌力量,有助于改善排尿功能。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药物,如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尿道括约肌痉挛等,但具体药物需在医生评估后选择。

2.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膀胱扩大术、尿道括约肌切开术等,但手术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五、特殊人群考虑

1.儿童患者: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可能与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等有关。在护理和治疗中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不当治疗方法,以非药物干预为主,密切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膀胱功能的变化,定期进行尿流动力学等检查评估。

2.老年患者: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权衡利弊,如手术治疗需充分评估患者的耐受能力等。同时,要注意加强对老年患者的护理,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3.女性患者:女性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症状表现和治疗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由于女性尿道较短等解剖特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加强会阴部的护理等。

4.有神经系统病史患者:对于本身已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时要与原发病的治疗相互协调。例如,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合并神经源性膀胱,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时要考虑到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等对膀胱功能的影响,避免药物之间的不良相互作用。

了解疾病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源性膀胱是因为神经调控机制出现紊乱,导致控制膀胱、尿道等排尿结构的神经病变,进而导致下尿路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神经源性膀胱该如何治疗?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M受体阻滞剂或者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选择膀胱内灌注抗胆碱能药物或者C纤维阻滞剂等干预病情。患者也可以联合针灸、电刺激等方法改善症状。如果病情比较严重,则需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从而重建储尿功能或者重建排尿功能等。患者恢复期间还应该配合医生进行正
神经源性膀胱怎么恢复?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可以通过手法辅助排尿的方式来恢复,例如扳机点排尿,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导尿治疗,例如留置导尿管,由于男性长期使用会出现并发症,所以适合短期留置导尿管,若需要长期导尿,可以使用膀胱造瘘。其次神经源性膀胱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恢复,例如酒石酸托特罗定片,能够改善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情况。对于以上治疗无
神经源性膀胱有哪些症状?
王永兴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可出现下尿路功能障碍,表现为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患者膀胱可有异常感觉,比如膀胱充盈感;也可能出现腰痛、盆底疼痛、血尿、脓尿等症状。部分患者伴随性功能障碍、肠道症状以及神经系统症状等。确诊患病的人群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M受体阻断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等
女性神经源性膀胱症状?
丁森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女性患神经源性膀胱主要会引起下尿路症状,如储尿期出现尿急、尿频、尿失禁;排尿期会引起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及尿潴留,排尿后以尿后滴沥表现为主;其次,还可能会出现膀胱充盈感及尿意等感觉异常。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盆底疼痛、血尿以及脓尿等表现。另外,患者还可能会伴随性欲减退、直肠感觉异常或者肢体感觉
神经源性膀胱能自愈吗?
刘征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一般不能自愈。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可能与脑血管意外、颅内肿瘤或是脊髓病变、感染、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上述因素会造成膀胱或尿道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神经源性膀胱。如果患者长时间没有得到治疗,可能会引起尿路感染、肾衰竭、膀胱输尿管反流等并发症。患者应该积极采取对症治疗,可通过膀胱内药物灌注或是服
经常尿不尽什么原因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经常尿不尽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前列腺问题、膀胱功能问题等原因导致。 1、尿路感染 尿道炎、膀胱炎等尿路感染可引起尿频、尿急、尿不尽等症状。 2、前列腺问题 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前列腺疾病可能压迫尿道,导致尿不尽。 3、膀胱功能问题 膀胱过度活动症、神经源性膀胱等可影响膀胱收缩功能,引起尿不尽。 如果
男人尿频,尿急会是尿道炎吗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男性尿频和尿急可能是尿道炎引起的,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尿道炎主要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毛滴虫等病原体感染有关,可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是尿频和尿急也可能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如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结石、神经源性膀胱、糖尿病等,所以不能直接诊断为尿道炎。 如
慢性肾盂肾炎是怎么回事
张昱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是尿路感染,其可能是解剖结构和功能异常、有创性操作、糖尿病等因素诱发,具体如下: 一、主要病因 对于出现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尿道感染患者,病菌不容易被清除,容易出现尿路感染迁延,慢性肾盂肾炎的情况。 二、诱发因素 1.解剖结构和功能异常 如果是患者出现尿路阻
腺性膀胱炎是怎么回事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腺性膀胱炎通常是由于下尿路感染、下尿路功能异常以及肿瘤等原因引起的。 1、下尿路感染 如果患者的膀胱长时间受到细菌的感染,可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膀胱移行上皮发生化生,并转化为腺上皮,从而形成腺性膀胱炎。 2、下尿路功能异常 若患者出现前列腺增生、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容易引起下尿路梗阻,导致功能异常,影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
薄海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患者在出现神经病变的同时还存在下尿路功能障碍。 神经源性膀胱可能是由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脑瘫、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糖尿病、脊髓灰质炎等原因导致的,患者可出现膀胱充盈感、尿频、尿失禁、尿潴留、遗尿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腰痛、盆腔疼痛、血尿、脓尿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M受体阻断
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标准
何峰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是针对神经功能判断,还有由此造成一些损害来进行诊断。第一个就要测定膀胱功能,最常用检查就是尿流动力学。尿流动力学可以检测到膀胱逼尿肌收缩力量以及尿道产生阻力等等。如果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明显低于正常值,就可以诊断有神经源性膀胱。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膀胱出现一种不由自主收缩,这个也是一种异常现象,也是一种神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引起的
何峰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引起神经源性膀胱最终原因就是神经病变,包括中枢神经病变,还有周围神经病变,最后结果就会导致膀胱功能不能正常发挥,这就是神经源性膀胱。中枢方面神经的病变,比如像脑血管疾病还有脑部本身问题,脑部肿瘤,然后脊髓脊柱方面问题,比如脊柱肿瘤,脊髓、椎间盘狭窄、椎间盘突出等等这些,都可以造成神经系统病变。另外,在膀胱周围有周围神经病变也可以导致,这个
神经源性膀胱的基本治疗原则
张鹏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第一、以保护肾脏功能为主,肾功能完好才能维持后续的治疗,是比较重要的。第二、需要增加膀胱容量,降低膀胱压力,以强化控尿能力。如果患者的膀胱功能受到影响则无法存尿,会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第三、排尿,如果能够正常存尿、正常控尿,排尿只需要通过导尿可以解决。患者可以考虑自家清洁导尿。除此之外,也可以选择长期留置尿管、膀胱造瘘。
什么是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是指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膀胱的功能出现障碍。一般会表现为膀胱过度活动,或者表现为膀胱活动减弱。其中膀胱过度活动,一般是指膀胱频繁收缩,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急症状。膀胱内有少量尿液,膀胱就会通过收缩让尿液排出。而膀胱活动障碍是指膀胱的收缩能力减弱,导致尿液无法排出,严重者可出现排尿不出的现象。
神经源性膀胱是怎么回事?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是指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膀胱功能障碍,可表现为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这种情况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这是因为由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当膀胱内有少量尿液的时候,就会产生尿意,这种情况患者就会表现为尿频、尿急。神经源性膀胱还可表现为膀胱逼尿肌活动减弱,就会导致膀胱内尿液无法顺利的排出,从而积聚在膀胱内。可出现小腹胀痛不适,严重者可引
神经源性膀胱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神经源性膀胱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或者尿道功能障碍,即储存尿液或者排泄尿液功能障碍。其病因包括中枢神经受损、外周神经系统病变和医源性操作。患者临床表现在储尿期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失禁。排尿期主要表现为排尿前等待、尿线变细、排尿费力、间断性排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尿潴留。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