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扩张什么意思
输尿管扩张是输尿管管径异常增粗,由尿液排出受阻等原因致,常见病因有尿路梗阻(结石、肿瘤、先天性因素)、神经源性因素;临床表现有腰部不适、血尿;检查有超声、CT、静脉肾盂造影;治疗原则是解除梗阻、保护肾功能,儿童治疗要谨慎辐射及选影响小方法、术后细致护理,老年人要综合全身情况选方案、防术后并发症
常见病因及相关机制
尿路梗阻性因素
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可堵塞输尿管,导致尿液排出不畅。例如,草酸钙结石等在输尿管内停留,会引起局部梗阻,使梗阻上方的输尿管内压力升高,进而导致输尿管扩张。从解剖学角度看,输尿管有三个生理狭窄部位,结石易嵌顿在这些部位引发梗阻。不同年龄人群中结石的形成机制有所不同,年轻人可能与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而老年人可能还与尿路结构改变等相关。
肿瘤:输尿管本身的肿瘤或者邻近器官的肿瘤压迫输尿管,也会造成梗阻。比如,盆腔肿瘤、腹膜后肿瘤等可能侵犯输尿管,阻碍尿液通过,从而引起输尿管扩张。在肿瘤相关的输尿管梗阻中,不同性别患者的肿瘤好发类型有差异,男性前列腺癌等可能压迫输尿管引起梗阻,女性则可能有妇科肿瘤等情况。
先天性因素:如先天性输尿管狭窄、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等。这类情况在儿童中相对常见,先天性输尿管狭窄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输尿管壁肌肉发育异常等原因导致,使得输尿管管腔狭窄,尿液通过受阻,进而出现输尿管扩张。
神经源性因素:神经源性膀胱等疾病可导致膀胱功能障碍,进而影响输尿管的正常蠕动和尿液排空,引起输尿管扩张。例如,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影响支配膀胱和输尿管的神经功能,使得输尿管蠕动无力,尿液排出不畅,逐步导致输尿管扩张。不同年龄的神经源性因素影响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导致,而成年人多因后天的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临床表现
腰部不适:患者可能会感到腰部胀痛等不适症状,这是由于输尿管扩张导致局部压力升高,刺激周围神经引起。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烦躁等,而成人则能较明确表述腰部的胀痛等感觉。
血尿:当输尿管扩张引起黏膜损伤等情况时,可能出现血尿。血尿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血尿可能仅表现为尿液颜色稍红,重度血尿则可能出现明显的肉眼血尿。
相关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是初步筛查输尿管扩张的常用方法。它可以清晰显示输尿管的走行、管径大小等情况,能够发现是否存在输尿管扩张以及初步判断扩张的程度。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超声检查的操作和图像解读有一定差异,儿童由于腹腔脏器相对较小,超声检查时需要更精细的操作和准确的图像分析。
CT检查:CT检查能够更精确地显示输尿管扩张的部位、程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通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结石、肿瘤等病变导致的输尿管扩张。在年龄方面,儿童进行CT检查时需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要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辐射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静脉肾盂造影:该检查可以了解尿路的形态和尿液排泄情况,有助于明确输尿管扩张的原因。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造影剂在尿路中的排泄过程,判断输尿管是否存在梗阻以及梗阻的部位等。不同年龄患者的静脉肾盂造影操作和剂量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儿童的肾功能等生理特点决定了造影剂的使用剂量和注射速度等需要谨慎把控。
治疗原则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治疗原则
解除梗阻: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解除梗阻措施。如果是结石引起的输尿管扩张,可根据结石的大小、位置等选择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方法;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则可能需要手术切除肿瘤以解除梗阻。
保护肾功能: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肾功能,因为长期的输尿管扩张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通过解除梗阻等治疗措施,恢复尿液的正常排泄,从而保护肾功能。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更要密切关注肾功能的变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患者在面对输尿管扩张的治疗时,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谨慎。例如,在进行有辐射的检查时,要严格控制辐射剂量;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优先考虑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的方法。同时,儿童的术后护理也需要更加细致,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恢复情况,包括尿液的性状、腰部症状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输尿管扩张时需要综合考虑其全身情况。例如,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评估其对其他基础疾病的影响。在术后恢复过程中,要注意预防老年人常见的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加强基础护理,促进老年人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