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怎么回事
尿急、尿频、尿不尽等症状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如细菌性膀胱炎、肾盂肾炎)、泌尿系统结石(如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前列腺疾病(如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过度活动症、间质性膀胱炎等原因引起,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和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进行,应对时需大量饮水、注意个人卫生,不同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常见原因
1.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性膀胱炎: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易发生。大肠杆菌等细菌入侵尿道并繁殖,引发膀胱炎症。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还可能有尿不尽感,部分患者尿液外观可浑浊,伴有异味。性生活活跃的女性、绝经后女性等是高发人群,性生活不注意卫生、机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易诱发。
肾盂肾炎:多由膀胱炎上行感染引起,也可由血行感染导致。除了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外,还常伴有腰痛、发热等症状,体温可高达38℃-39℃甚至更高,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育龄女性、有尿路结石等基础疾病者易患。
2.泌尿系统结石
膀胱结石:可由肾脏或输尿管结石排入膀胱所致,也可在膀胱内形成。结石刺激膀胱黏膜,引起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还可能出现排尿中断现象,改变体位后又可继续排尿。多见于男性,尤其是老年男性,与前列腺增生、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
尿道结石:多来自肾和膀胱的结石,停留于尿道狭窄处。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点滴状排尿,伴尿痛、尿急、尿不尽,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男性尿道有三个狭窄部位,是尿道结石的好发部位。
3.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多见于老年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道梗阻。主要症状有尿频(尤其夜尿增多)、尿急、尿不尽、排尿迟缓、尿线变细等。病情进展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等情况。
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起病急,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排尿灼热感,可伴有会阴部疼痛、发热等;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复杂,可能与细菌感染、免疫因素、盆底神经肌肉活动异常等有关,症状相对迁延,有尿频、尿急、尿不尽、会阴及下腹坠胀不适等症状,可在久坐、饮酒、辛辣饮食后加重。
4.其他原因
膀胱过度活动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膀胱感觉神经异常、逼尿肌不稳定等有关。以尿急为突出症状,常伴有尿频、尿不尽,可伴有夜尿增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能与焦虑等精神因素有关。
间质性膀胱炎:病因不明,可能与膀胱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自身免疫等有关。主要症状为尿急、尿频、尿痛,膀胱充盈时疼痛明显,排尿后可缓解,病情呈慢性进展。
二、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泌尿系统感染时,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增多,细菌数升高;泌尿系统结石时,可能有红细胞增多;前列腺炎时,可见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等。
尿细菌培养:对于泌尿系统感染,尿细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指导抗生素的选用,如培养出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结石、前列腺疾病等。能发现膀胱结石、尿道结石的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可观察前列腺的大小、形态、结构等,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等有辅助诊断价值。
CT或MRI检查:对于复杂的泌尿系统结石、膀胱肿瘤等病变,CT或MRI检查能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如可发现较小的膀胱结石、早期的膀胱肿瘤等。
三、应对与注意事项
1.一般应对
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保持在2000-3000ml左右,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减轻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促进细菌及结石等排出。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女性排便后应从前向后擦拭,防止细菌污染尿道;男性要经常清洗包皮垢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尿不尽时,要考虑是否为泌尿系统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等。儿童尿路解剖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更易发生感染,且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仅表现为发热、哭闹不安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尿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延误病情。
孕妇:孕妇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时,要警惕泌尿系统感染,尤其是肾盂肾炎。孕妇由于生理变化,输尿管蠕动减弱,尿液潴留,易发生感染。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选用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老年人群: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较为常见,出现相关症状时要及时就诊,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可根据病情选择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老年女性要注意泌尿系统感染及膀胱过度活动症等情况,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