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需不需要手术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需综合多因素评估是否手术,若手术可选择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方式,非手术有观察等待和药物治疗等,医生会依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需综合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全身状况来决定是否手术,症状轻可观察等待,症状重等可考虑手术,药物有α受体阻滞剂等。
一、前列腺增生需不需要手术的评估因素
(一)症状严重程度
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通过患者对排尿相关症状的回答来评分,总分0-35分,若评分≥8分通常提示中重度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干预。例如,IPSS评分较高的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排尿困难、尿频、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
2.生活质量评分(QOL):该评分反映患者对排尿症状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观感受,评分范围0-5分,若QOL≥3分,说明症状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也需考虑手术。
(二)并发症情况
1.急性尿潴留:经药物等保守治疗多次发生急性尿潴留的患者,需要考虑手术。因为急性尿潴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且保守治疗难以彻底解决反复发生的问题,手术可以从根本上解除梗阻,预防再次发生急性尿潴留。
2.血尿:由前列腺增生导致的严重血尿,经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手术。持续的严重血尿可能是由于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表面血管破裂难以自行止血,手术能够处理增生组织,控制出血情况。
3.膀胱结石:前列腺增生引起膀胱结石时,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增生的前列腺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容易形成膀胱结石,手术不仅可以取出结石,还能解除前列腺增生的梗阻因素,防止结石复发。
4.肾功能损害:长期前列腺增生导致上尿路积水,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必须进行手术。因为肾功能损害是前列腺增生长期梗阻未得到有效解决的严重后果,手术解除梗阻是保护肾功能的关键措施。
(三)患者的全身状况
1.年龄:一般来说,年龄不是绝对禁忌证,但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情况。对于高龄患者,如果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且存在中重度前列腺增生相关症状或并发症,也可以考虑手术。例如,一些80岁以上的患者,若IPSS评分高、有明显并发症且心肺功能等能够耐受手术,手术是改善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2.基础疾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在手术前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比如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理想的范围,以降低手术风险;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评估心功能等情况,确保手术能够安全进行。如果基础疾病控制不佳,手术风险会显著增加,可能需要先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手术。
二、手术治疗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一)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术式之一。适用于大多数有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尤其是那些中重度症状、存在并发症且全身状况能够耐受手术的患者。其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解除尿道梗阻。对于大多数适合手术的患者,术后排尿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与TURP类似,但具有止血效果更好、冲洗液吸收少等优点。适用于前列腺体积相对适中的患者,对于一些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能更具优势。
(三)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
目前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如超过80g)、合并其他需要同时处理的膀胱病变等情况。手术需要切开膀胱等进行前列腺摘除,创伤相对较大,但对于特定病情的患者是有效的治疗方式。
三、非手术治疗的情况及局限性
(一)观察等待
对于症状较轻(IPSS≤7分)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等待。需要定期复查IPSS、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等指标。观察等待期间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避免饮酒、辛辣食物,避免长时间憋尿等。但观察等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症状进展,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二)药物治疗
1.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等,可松弛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缓解排尿困难症状。适用于有中轻度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
2.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等,可缩小前列腺体积。适用于前列腺体积较大且有进展风险的患者。通常需要服用3-6个月以上才能见到前列腺体积缩小的效果,且可能会引起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
3.联合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采用α受体阻滞剂与5α-还原酶抑制剂联合治疗,能更好地改善症状和阻止疾病进展,但同样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个体差异。
总之,前列腺增生是否需要手术要综合考虑症状严重程度、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全身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