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出血怎么回事
女性阴道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生理、病理、医源性三大类,不同特殊人群出现阴道出血有不同提示,同时给出了相应就医建议。生理因素包括月经、排卵期出血、妊娠相关出血;病理因素涵盖妇科炎症、肿瘤、内分泌失调及全身性疾病等;医源性因素有放置宫内节育器、服用药物、妇科手术等;特殊人群中,青春期女性可能是生理性月经不规律或疾病引起,育龄期女性需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围绝经期女性要排除恶性病变,孕妇阴道出血较危险需立即就医;就医时若出现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伴有剧烈腹痛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医生会通过多项检查明确原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一、生理因素
1.月经: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血形成。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经期持续28天,经量为2060毫升。青春期女性月经初潮后的12年内,由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周期可能不规律。而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也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情况。
2.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间,由于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使子宫内膜失去激素的支持而出现部分子宫内膜脱落引起有规律性的阴道出血。一般出血量较少,持续13天,可伴有轻微的下腹疼痛或腰酸。
3.妊娠相关:怀孕早期可能出现着床出血,受精卵着床时可能会导致少量阴道出血,通常发生在受孕后612天。先兆流产、宫外孕、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妊娠并发症也会引起阴道出血。孕妇出现阴道出血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检查、血hCG测定等,以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二、病理因素
1.妇科炎症:
阴道炎:如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等,炎症刺激可导致阴道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少量出血。患者常伴有外阴瘙痒、白带增多、异味等症状。
宫颈炎:宫颈炎症可使宫颈组织脆弱,容易出现接触性出血,如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慢性宫颈炎还可能表现为白带带血。
盆腔炎:盆腔炎症累及子宫内膜时,可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同时伴有下腹部疼痛、发热等症状。
2.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症状的严重程度与肌瘤的大小、位置有关。
子宫内膜癌: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出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等。
宫颈癌: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出血。年轻患者也可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3.内分泌失调:长期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过度节食等因素可导致内分泌失调,引起月经紊乱,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雄激素水平升高、排卵异常,也会出现月经稀发、闭经或不规则阴道出血。
4.全身性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影响凝血功能,导致阴道出血。此外,肝功能损害可导致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也可能引起阴道出血。
三、医源性因素
1.放置宫内节育器:部分女性在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的36个月内,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少量点滴出血。这是由于节育器刺激子宫内膜,引起局部凝血功能异常所致。
2.服用药物: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会出现撤退性出血,一般发生在服药后一周左右。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如果漏服或不规律服用,也可能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
3.妇科手术:如人工流产、诊断性刮宫、宫颈锥切术等,术后可能会有少量阴道出血,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若出血时间过长或出血量过多,应及时就医。
四、特殊人群提示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出现阴道出血可能是生理性月经不规律,但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家长应关注孩子的月经情况,如出现月经量过多、经期过长或周期紊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同时,要教导孩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如果有性生活,出现阴道出血首先要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生活,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如果患有妇科疾病,应积极治疗,按医嘱规范用药。
3.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月经紊乱是常见现象,但阴道出血也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早期表现。因此,围绝经期女性出现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排除恶性病变。
4.孕妇:孕妇出现阴道出血是比较危险的情况,无论出血量多少,都应立即卧床休息,并及时就医。在孕期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妊娠并发症。
五、就医建议
如果出现阴道出血,应注意观察出血的量、颜色、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并记录下来。若出血量少,偶尔出现,且不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先观察。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出血量多,超过平时月经量,或伴有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
2.出血持续时间长,超过一周仍未停止。
3.伴有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
4.绝经后出现阴道出血。
5.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出血。
就医时,医生一般会进行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性激素六项等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