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腰部骨质增生
腰部骨质增生是常见骨科疾病,由年龄增长、腰部劳损、创伤等致腰椎椎体边缘骨赘增生,有腰部疼痛、活动受限、神经压迫等表现,可通过X线、CT、MRI等检查诊断,预防需保持正确姿势、适度锻炼、避免创伤,康复可采用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一、腰部骨质增生的定义
腰部骨质增生,又称为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它是人体腰部椎体为适应力学变化而出现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属于骨骼的一种退行性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长期腰部劳损等因素影响,腰椎椎体边缘会出现骨赘增生。
二、腰部骨质增生的成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椎间盘会发生退变,水分减少,椎间隙变窄,脊柱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为了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椎体边缘会通过骨质增生来增加受力面积,这是一种自然的老化现象。一般来说,30-40岁以后人群发生腰部骨质增生的几率逐渐增加,女性在绝经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骨质流失加快,相比同龄男性更易出现腰部骨质增生相关问题。
(二)腰部劳损因素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坐、久站、长期弯腰工作等人群,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腰椎椎体间的压力分布不均衡,椎体边缘容易受到异常应力刺激,从而引发骨质增生。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办公室人群,腰部缺乏运动,腰椎长期处于前屈状态,椎间盘前部受压,后部受到牵拉,容易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三)创伤因素
腰部曾经受到急性创伤,如车祸伤、高处坠落伤等,导致腰椎椎体骨折、脱位等,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骨质增生现象,以试图恢复腰椎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三、腰部骨质增生的临床表现
(一)腰部疼痛
早期可能表现为腰部隐痛,在劳累、久坐、久站后疼痛会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持续存在,甚至在夜间也会出现疼痛,影响睡眠。疼痛的性质多为酸痛、胀痛或刺痛。例如,长期腰部劳损导致的骨质增生患者,每天工作后腰部疼痛明显,休息一晚上后有所减轻,但第二天工作后又会复发。
(二)腰部活动受限
由于腰部疼痛和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刺激,患者腰部活动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患者可能会出现弯腰困难、转身不灵活等情况。例如,在穿裤子、系鞋带等需要弯腰的动作时会感到困难。
(三)神经压迫症状
当腰部骨质增生严重,增生的骨赘刺激或压迫周围神经时,会出现相应的神经压迫症状。如果压迫坐骨神经,可能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从腰部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甚至足部放射,严重时会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比如,患者会感觉下肢麻木无力,行走困难,像踩在棉花上一样。
四、腰部骨质增生的诊断方法
(一)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是诊断腰部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腰椎椎体边缘的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等情况,能够初步判断骨质增生的部位和程度。例如,可见腰椎椎体唇样、刺样等增生改变。
2.CT检查:对于骨质增生的细节显示比X线更清晰,能够更准确地观察到骨赘与周围神经、血管等结构的关系,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压迫情况。可以看到骨赘的大小、形态以及对椎管、神经根管等结构的影响。
3.MRI检查:不仅可以显示骨质增生情况,还能清晰显示椎间盘、脊髓、神经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对于判断神经受压程度和软组织损伤情况有重要价值,能够看到脊髓是否有水肿、神经是否有受压变形等。
五、腰部骨质增生的预防与康复
(一)预防措施
1.保持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行走,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站立时应挺胸收腹,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坐姿时要保持腰部挺直,座椅高度要合适,使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水平;行走时要抬头挺胸,步伐适中。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调整桌椅高度,使电脑屏幕处于合适的高度,避免颈椎和腰椎过度前屈。
2.适度腰部锻炼:适当进行腰部肌肉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飞燕等动作。五点支撑法是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小飞燕是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离开床面,形似飞燕,每次坚持数秒后放松,重复进行。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维持腰椎的稳定性,减少骨质增生的发生风险。
3.避免腰部创伤: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或体育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腰部,避免腰部受到急性创伤。例如,搬运重物时要采用正确的姿势,先蹲下,用腿部力量抬起重物,而不是直接弯腰搬起,防止腰部扭伤。
(二)康复措施
1.物理治疗:可采用热敷、理疗、针灸等方法。热敷能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理疗如红外线照射等可以改善腰部组织的营养代谢;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腰部气血运行,缓解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2.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继续加强腰部肌肉力量训练,同时进行腰部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缓慢的腰部屈伸、旋转等动作,但要注意运动幅度和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加重腰部损伤。例如,在疼痛缓解期可以逐渐增加腰部活动度训练的难度和强度,但如果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