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炎症状
小儿支气管炎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症状多样,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需与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鉴别,且早产儿、过敏体质患儿、有基础疾病患儿需注意相应事项。具体而言,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喘息、发热及其他全身或消化道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别;与其他疾病鉴别要点不同;特殊人群需针对性护理和观察。
一、症状表现
小儿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发生炎症,通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其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咳嗽:是小儿支气管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期多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伴有痰液。咳嗽程度轻重不一,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偶尔咳嗽,病情较重时咳嗽较为频繁,甚至影响患儿的睡眠和日常生活。例如,部分患儿白天会间断性咳嗽,夜间睡眠时也可能因咳嗽而醒来。
咳痰: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出现咳痰症状。痰液的性质和量会因病因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是病毒性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痰液一般较稀薄;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痰液可能较为黏稠,量也相对较多。有些患儿可能会出现咳出黄色脓痰的情况。
喘息:部分患儿尤其是年龄较小、过敏体质或合并有支气管痉挛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时气促、呼吸频率加快,可听到肺部有哮鸣音。喘息症状在活动后或夜间可能会加重。例如,患儿在玩耍后喘息会比安静时明显,夜间睡眠中也可能因喘息而出现呼吸不平稳的情况。
发热:小儿支气管炎患儿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37.5℃-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发热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及患儿的机体抵抗力有关。一般来说,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1-3天,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持续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比如,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支气管炎,发热可能会持续3-5天。
其他症状:患儿还可能伴有乏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还会出现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二、不同年龄段表现差异
婴儿期(0-1岁):婴儿患支气管炎时,咳嗽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多以喉间痰鸣、呼吸增快为主要表现。由于婴儿不会有效咳痰,痰液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呼吸急促,甚至出现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同时,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
幼儿期(1-3岁):幼儿能够表达一些不适,但描述可能不太准确。此阶段患儿咳嗽相对较明显,可能会诉说胸部不适。发热情况相对婴儿期可能较有规律一些,但仍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由于幼儿的呼吸道相对较窄,喘息症状可能会比婴儿期更易被察觉。
学龄前期及学龄期(3岁以上):该年龄段患儿的症状与成人有一定相似性,咳嗽较为明显,能较清楚表达咳嗽、咳痰等不适,发热程度相对可能较幼儿期更易控制,但如果感染较重,也可能出现较高热。喘息症状相对婴儿和幼儿期可能相对少见,但如果有过敏因素等影响,也可能出现喘息表现。
三、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支气管肺炎:支气管肺炎与小儿支气管炎症状有相似之处,都可能有咳嗽、发热等表现,但支气管肺炎患儿一般呼吸急促更为明显,可伴有口唇发绀,肺部可听到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而支气管炎肺部啰音不固定,咳嗽后可有所减少。胸部X线检查是鉴别两者的重要手段,支气管肺炎可见肺部有斑片状阴影,而支气管炎肺部多无明显实质性阴影或仅有肺纹理增粗等表现。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而小儿支气管炎虽然部分患儿也可能出现喘息,但一般有明确的感染诱因,感染控制后喘息症状多可缓解,且哮喘患儿多有过敏史等特点可资鉴别。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累及鼻、咽、喉等部位,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咳嗽症状多不剧烈,肺部听诊无明显异常。而小儿支气管炎病变主要在支气管,咳嗽症状更为突出,肺部可听到呼吸音增粗或有不固定的干湿啰音等。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早产儿:早产儿由于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患支气管炎时病情变化可能更快。需要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精神状态等情况,因为早产儿的呼吸储备能力较差,一旦出现呼吸增快、发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护理时要注意保暖,但避免过度保暖导致患儿不适,喂养时要保证营养供应,由于早产儿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可能需要调整喂养方式。
过敏体质患儿:过敏体质的小儿患支气管炎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如果明确对某种花粉过敏,在花粉季节要减少外出;如果对尘螨过敏,要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洗床单、被罩等。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警惕因过敏因素导致喘息等症状加重,用药时要注意药物是否有过敏风险。
有基础疾病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小儿,患支气管炎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且容易并发其他并发症。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针对支气管炎进行规范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基础疾病的病情变化,加强护理,保证患儿休息,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