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部浆膜面以外腹壁部位的疾病,发病机制有医源性种植、淋巴及静脉播散,临床表现为周期性疼痛、肿块等,诊断靠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育龄女性及有腹壁手术史人群需警惕,治疗方式有手术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手术是主要方法,药物辅助治疗多为辅助或姑息治疗。
一、定义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部浆膜面以外的腹壁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子宫内膜正常情况下种植在子宫腔内,通过输卵管与盆腔相通,但由于某些原因,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腹壁,在局部种植、生长,随着月经周期出现周期性出血等改变。
二、发病机制
(一)医源性种植
多发生于剖宫产手术等腹壁有创操作后,手术过程中子宫内膜组织可能被带至腹壁切口处,种植在腹壁的肌肉、筋膜等组织中。例如,有研究显示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概率与手术操作中子宫内膜组织的残留等因素相关,手术时如果子宫内膜碎片被遗留在腹壁切口,就为其后续种植生长提供了条件。
对于其他腹壁有创操作,如腹壁穿刺等,如果操作过程中有子宫内膜组织带入,也可能引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但相对剖宫产等手术来说概率较低。
(二)淋巴及静脉播散
子宫内膜组织可通过淋巴系统或血液循环转移到腹壁部位。子宫内膜的腺体和间质可以通过淋巴管或血管迁移到远处组织,当迁移到腹壁组织时,就有可能在局部定植生长。不过这种机制相对医源性种植来说,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但也是可能的发病途径之一。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周期性疼痛:最常见的症状是与月经周期相关的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多在月经来潮前开始出现,月经期间疼痛逐渐加重,月经结束后疼痛缓解。疼痛部位一般在腹壁手术切口瘢痕处,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范围也可能扩大。例如,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在剖宫产瘢痕处会出现周期性的疼痛,且随着每次月经周期的到来,疼痛明显。
肿块:多数患者可在腹壁触及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较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肿块也具有周期性变化,月经期间肿块可能会增大,伴有疼痛,月经结束后肿块可能会稍有缩小,但不会完全消失。
(二)体征
腹壁切口瘢痕处可触及结节或肿块,触痛明显,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触痛会更加剧烈。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发现腹壁的异常病变,但最终确诊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四、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医生会详细检查腹壁手术瘢痕部位,了解肿块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同时注意疼痛的特点与月经周期的关系,这对于初步判断是否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一定帮助。
(二)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可以发现腹壁皮下或肌层内的异常回声结节,有助于判断肿块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等不同的超声检查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超声检查对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初步筛查有一定价值,但有时可能受到肠气等因素的干扰。
磁共振成像(MRI):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更清晰地显示腹壁内异位子宫内膜组织的位置、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诊断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尤其是在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作用。
(三)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是确诊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金标准。通过手术切除肿块或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显微镜下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这是诊断的关键依据。
五、特殊人群情况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高发人群,因为此阶段女性有正常的月经周期,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变化,若存在医源性种植等情况,更容易引发疾病。育龄女性如果有剖宫产等腹壁手术史,且出现腹壁周期性疼痛和肿块等表现,应高度警惕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二)有腹壁手术史人群
有剖宫产、腹壁穿刺等腹壁手术史的人群,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需要在术后注意观察腹壁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的周期性疼痛或肿块等表现,要尽早就诊检查。例如剖宫产术后的女性,在产后数月至数年出现腹壁瘢痕处周期性疼痛及肿块,应及时进行相关排查。
六、治疗方式
(一)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切除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以及相关的病变组织,尽量减少复发。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肿块切除术、局部病灶扩大切除术等。对于病变范围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纯肿块切除术;对于病变范围较广、症状较重的患者,则需要进行局部病灶扩大切除术,以确保彻底切除异位组织。
(二)药物辅助治疗
对于一些无法立即手术或术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可以考虑药物辅助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抑制卵巢功能,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从而使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萎缩。常用的药物有GnRH-a等,但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不能耐受手术患者的姑息治疗,且药物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在医生的严格指导下使用。不过在药物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比如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权衡药物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