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什么样的疾病
膀胱炎是常见泌尿系统疾病,指膀胱黏膜感染,常伴尿道炎统称下尿路感染。其分急性和慢性,前者起病急有尿频等刺激征,多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女性多见;后者症状轻、病程长、易反复,病因复杂。病因主要有细菌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机体免疫力下降等。不同人群如女性、男性、儿童、老年人易感性有别,各有注意事项。诊断靠症状评估、尿常规、尿培养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用敏感抗生素及必要时手术。预防需注意个人卫生、多饮水、避免劳累、治疗基础病、性生活后及时排尿及尽量避免用尿路器械。
一、膀胱炎的定义
膀胱炎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指膀胱黏膜发生的感染,常伴有尿道炎,统称为下尿路感染。正常情况下,膀胱对细菌有一定的抵抗力,细菌很难进入膀胱黏膜。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有损伤或者细菌毒力强、数量多时,细菌就容易入侵膀胱引发炎症。
二、膀胱炎的分类
1.急性膀胱炎:起病急骤,常突然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严重时几分钟就要排尿一次,且不分昼夜。患者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甚至会出现血尿,尿液常混浊。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耻骨上区疼痛或压痛。急性膀胱炎通常由大肠埃希菌等细菌感染引起,女性更为多见,这与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细菌容易逆行感染有关。
2.慢性膀胱炎: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长,可反复发作。患者长期存在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程度较急性膀胱炎轻,也可能出现耻骨上膀胱区不适。慢性膀胱炎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急性膀胱炎治疗不彻底、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三、膀胱炎的病因
1.细菌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约占75%90%,其他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细菌可通过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感染等途径进入膀胱。上行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即细菌从尿道外口逆行进入尿道,再到达膀胱。
2.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膀胱结石、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引流不畅,细菌容易在膀胱内滋生繁殖,从而引发膀胱炎。
3.机体免疫力下降: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等全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者过度劳累、营养不良等,都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4.其他因素:女性在性生活后、月经期,由于局部卫生状况改变,容易诱发膀胱炎;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医疗操作,也可能将细菌带入膀胱,引起感染。
四、不同人群的易感性及注意事项
1.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肛门较近,细菌容易逆行感染膀胱。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性生活后等特殊时期,膀胱炎的发病风险会增加。建议女性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经期和性生活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2.男性:老年男性由于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导致排尿不畅,容易诱发膀胱炎。建议老年男性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前列腺疾病。如果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儿童:儿童的泌尿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抵抗力较弱,也容易发生膀胱炎。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勤换尿布,避免穿开裆裤。如果儿童出现哭闹、尿频、尿急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带孩子就医。
4.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更容易患膀胱炎。老年人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五、膀胱炎的诊断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的程度、持续时间,是否伴有血尿、发热等其他症状。
2.尿常规检查:是诊断膀胱炎的常用方法,可发现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多,有时还可检测到细菌。
3.尿培养:可以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并进行药敏试验,为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依据。
4.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检查等,有助于发现泌尿系统是否存在结构异常,如结石、肿瘤等。
六、膀胱炎的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以冲洗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的排出。同时,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2.药物治疗: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等。急性膀胱炎的疗程一般为37天,慢性膀胱炎的疗程可能较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其他治疗:对于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膀胱结石取出术、尿道狭窄扩张术等,以纠正病因,防止膀胱炎复发。
七、膀胱炎的预防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尤其是女性在月经期和性生活后要及时清洗。
2.多饮水,勤排尿:每天饮用足够的水,保证尿量在15002000ml以上,定时排尿,不要憋尿。
3.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4.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泌尿系统结石等,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膀胱炎的发病风险。
5.女性在性生活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
6.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必须使用,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并在术后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