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骨折怎样保守治疗
肱骨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康复治疗和定期复查。复位有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固定分外固定(小夹板、石膏)和内固定;康复治疗分早期、中期、后期;需定期复查以了解骨折情况并调整方案,不同患者因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有不同处理及康复注意事项。
一、复位
1.手法复位:对于大多数肱骨骨折,首先尝试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骨折的类型和部位,通过特定的手法使骨折端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例如,对于无明显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肱骨骨折,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手法复位,通过牵引、旋转、端提等操作纠正骨折断端的移位。手法复位需要医生具备丰富的经验,操作时要轻柔、准确,避免对周围组织造成进一步损伤。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骨折复位难度可能有所不同,儿童的骨骼可塑性较强,复位相对较易;而老年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复位时需更加谨慎。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患者,骨折复位后需要更严格的康复计划来恢复功能;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手法复位时要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2.牵引复位:对于一些移位明显或手法复位困难的肱骨骨折,可能需要采用牵引复位。如皮肤牵引或骨牵引,通过持续的牵引力使骨折端逐渐复位。牵引复位可以缓解肌肉痉挛,减少骨折端的疼痛,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在牵引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牵引的重量、位置等,确保牵引效果。不同年龄患者牵引的重量选择不同,儿童牵引重量较轻,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牵引重量也需适当调整。
二、固定
1.外固定
小夹板固定:适用于一些稳定性较好的肱骨骨折。小夹板固定通过夹板的压力和固定带的束缚力,维持骨折端的复位位置。小夹板固定具有固定可靠、可调整性好等优点,但需要定期调整夹板的松紧度,以适应骨折部位的肿胀变化等情况。不同年龄患者的皮肤敏感度不同,儿童皮肤较娇嫩,使用小夹板时要注意避免压迫皮肤引起损伤;老年人皮肤松弛,也需注意固定的松紧度,防止固定不良。
石膏固定:石膏固定是一种常用的外固定方法。将石膏绷带浸泡后缠绕在骨折部位周围,形成坚固的固定装置。石膏固定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固定环境,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但石膏固定后需要注意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感觉等情况,如出现肢体肿胀加重、疼痛剧烈、皮肤苍白等缺血表现,应及时松解石膏。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从事水上活动的患者,石膏固定期间要避免患肢接触水,防止石膏变软失去固定效果;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可能影响骨折愈合,需要提醒其戒烟。
2.内固定:对于一些复杂的肱骨骨折,如粉碎性骨折、移位明显且手法复位困难的骨折等,可能需要采用内固定。内固定的方法包括钢板螺钉内固定、髓内钉内固定等。内固定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固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和患者的早期功能锻炼。但内固定手术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感染、内固定物松动等。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手术前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以降低手术感染的风险;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心肺功能减退等情况,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骨折后1-2周):在骨折固定后早期,主要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即肌肉在不产生关节活动的情况下进行收缩舒张。例如,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每次收缩持续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4组。这样可以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也有利于骨折端的稳定。不同年龄患者的肌肉力量恢复情况不同,儿童恢复较快,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因此康复练习的强度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中期康复(骨折后2-3周):随着骨折部位的逐渐稳定,可以开始进行患肢的关节活动度练习。例如,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外展、内收等活动,以及肘关节的屈伸活动。活动度练习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活动导致骨折端移位。同时,继续加强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并逐渐增加负荷。生活方式不同的患者,如长期缺乏运动的患者,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一开始活动量过大引起不适;有吸烟史的患者,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呼吸功能的锻炼,因为吸烟可能影响肺部功能,而肺部功能不佳可能影响康复训练的效果。
3.后期康复(骨折后3周以上):当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开始进行患肢的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训练。可以进行一些抗阻力的练习,如使用弹力带进行肩关节的外展抗阻练习等,以增强患肢的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同时,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洗漱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在后期康复时要注意平衡能力的训练,防止跌倒;儿童患者在康复时要注重与正常肢体功能的协调训练,确保患肢功能恢复正常。
四、定期复查
在肱骨骨折保守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一般在复位固定后1周、2周、1个月、2个月等时间点进行X线检查,以了解骨折端的复位情况、愈合情况等。通过定期复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骨折复位后的移位情况、愈合过程中的异常等,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不同年龄患者的骨折愈合速度不同,儿童骨折愈合较快,复查间隔时间可能相对较短;老年人骨折愈合较慢,复查间隔时间可能相对较长。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情况会影响骨折愈合,因此需要更加密切地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