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应该怎么治
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非手术治疗有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疗法、电刺激疗法、子宫托等;手术治疗有耻骨后尿道悬吊术、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等;药物治疗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雌激素等,不同治疗方法有其适用人群、具体方式、风险及注意事项等。
一、非手术治疗
1.盆底肌训练: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有压力性尿失禁的人群均可尝试,尤其适用于轻度患者。对于女性,妊娠、分娩等因素可能导致盆底肌损伤,通过盆底肌训练有助于恢复盆底肌功能;男性若因年龄增长、前列腺相关手术等导致盆底肌功能下降,也可进行训练。
具体方法:凯格尔运动是常见的盆底肌训练方法,即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进行收缩和放松训练。可以每次收缩3秒以上,然后放松3-5秒,重复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3-4次,坚持数周甚至数月可见成效。通过反复训练增强盆底肌的力量和控制能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2.生物反馈疗法:
原理及作用:利用生物反馈仪器将盆底肌的肌电活动等信息转化为可见的信号或声音反馈给患者,患者根据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盆底肌收缩和放松,使患者更直观地了解盆底肌的状态并进行针对性训练,比单纯的自我盆底肌训练更具指导性,能更有效地增强盆底肌功能,改善压力性尿失禁。适用于各种程度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对那些自我训练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能更有效。
实施方式: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疗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患者坐在仪器前,将相应的传感器放置在会阴部等部位,然后按照仪器提示进行盆底肌的收缩和放松等动作,仪器实时反馈盆底肌的活动情况,医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训练方案,帮助患者正确进行盆底肌训练。
3.电刺激疗法:
作用机制: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促进盆底肌的神经肌肉兴奋,增强盆底肌的收缩能力,改善盆底肌的功能状态,从而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对于一些因神经源性因素导致盆底肌功能障碍的患者可能有一定帮助,但需要专业设备和操作。
适用情况:适用于部分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比如因神经系统病变影响盆底肌功能的患者,但需要由专业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适合该治疗方法。治疗时由专业医护人员将电极片放置在相应部位,通过调节电流强度等参数进行电刺激治疗。
4.子宫托:
适用人群:主要适用于部分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意手术的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对于一些因盆底组织松弛等导致的压力性尿失禁,子宫托可以起到支撑作用,改善尿道周围的解剖结构,从而减轻尿失禁症状。
使用方法: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型号的子宫托,并指导患者正确放置和取出。放置子宫托时要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损伤阴道等组织,并且需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更换,同时要注意观察使用后的反应,如是否有阴道不适、溃疡等情况。
二、手术治疗
1.耻骨后尿道悬吊术:
原理:通过手术将尿道周围的组织悬吊起来,增加尿道的阻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该手术适用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是那些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手术风险及注意事项:手术有一定的风险,如出血、感染、悬吊失败等。对于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全身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不适合该手术。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术后护理,包括保持伤口清洁、观察排尿情况等。
2.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
优势:这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通过在尿道中段放置吊带,起到悬吊尿道的作用,增加尿道的闭合压力,有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
适用人群及术后情况:适用于大多数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一般术后几天即可出院,但仍需要注意避免过早进行重体力活动等,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不过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如膀胱穿孔等,需要医生在手术过程中谨慎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3.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
特点:与TVT相比,TVT-O手术创伤更小,通过阴道途径放置吊带,进一步减少了腹部手术的创伤。同样是通过悬吊尿道来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
适用情况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适合手术治疗的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对于一些女性患者,经阴道途径可能更易于接受。术后需要注意阴道局部的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同时按照医生要求进行康复训练等。
三、药物治疗
1.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这类药物可以刺激尿道平滑肌α受体,增加尿道阻力,从而改善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常见的药物如米多君等,但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部分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但对于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可能不适合使用。使用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心动过速等,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情况。
2.雌激素:
作用:对于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雌激素可以通过作用于尿道黏膜,增加尿道黏膜的厚度和血流,从而改善尿道的功能,减轻尿失禁症状。
适用人群及风险:主要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但使用雌激素有一定的风险,如增加患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所以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并且要权衡利弊,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