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诊断是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的诊断需综合多方面进行,包括病史采集(现病史关注下腹部疼痛及伴随症状,既往史询问盆腔炎、性传播疾病及宫腔操作史,个人史了解生活方式,婚育史关注婚育及配偶健康状况)、体格检查(全身检查查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妇科检查包括外阴、阴道、宫颈、子宫及附件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阴道及宫颈分泌物检查、血培养)、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特殊检查(腹腔镜检查为金标准但有创,子宫内膜活检用于有月经紊乱者),同时针对孕妇、老年人、儿童及青少年等特殊人群诊断时需考虑其特殊性,如孕妇避免有辐射检查及选对胎儿影响小的药,老年人考虑基础疾病和身体耐受性,儿童及青少年避免有创检查及用影响生长发育的药。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详细询问患者近期下腹部疼痛的情况,包括疼痛的起始时间、疼痛性质(如隐痛、胀痛、坠痛等)、疼痛程度、疼痛是否有诱因(如性生活后、月经期等)及缓解因素。了解是否伴有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有无白带增多、白带性状改变(如脓性、血性等)、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情况。
2.既往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盆腔炎病史,若有,了解其治疗情况及复发次数。了解是否有性传播疾病史,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因为这些疾病容易引发盆腔炎。还需询问是否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刮宫、输卵管通液等,这些操作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3.个人史: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是否有多个性伴侣、不注意经期卫生、经常穿紧身化纤内裤等情况。这些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增加慢性盆腔炎的发生几率。
4.婚育史:了解患者的婚育情况,如是否有分娩、流产史,产后或流产后是否有感染情况。对于已婚女性,询问其配偶的健康状况,因为配偶若有生殖系统感染,也可能传染给患者。
二、体格检查
1.全身检查: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检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如面色、精神状态等。
2.妇科检查:
外阴检查:观察外阴有无红肿、溃疡、分泌物等情况。
阴道检查:观察阴道黏膜是否充血,有无分泌物,分泌物的量、颜色、性状等。
宫颈检查:检查宫颈是否有举痛、触痛,宫颈口是否有脓性分泌物。
子宫及附件检查: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的大小、位置、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检查双侧附件区是否增厚、有无包块、压痛等情况。若有包块,需了解包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活动度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了解患者是否有炎症反应。若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
2.血沉:血沉增快也提示体内可能有炎症存在。
3.C反应蛋白: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感染等情况下会升高。检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判断炎症的活动程度。
4.阴道分泌物检查:检查阴道分泌物中是否有滴虫、霉菌、细菌等病原体,以及阴道的清洁度。若发现病原体,有助于明确病因。
5.宫颈分泌物检查:检查宫颈分泌物中是否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是引起盆腔炎的常见病原体。
6.血培养:对于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的患者,血培养有助于明确是否有菌血症,以及确定病原菌的种类,以便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1.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观察子宫、附件的形态、大小、结构,了解是否有盆腔积液、输卵管积水、盆腔包块等情况。对于诊断慢性盆腔炎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CT或MRI检查:对于B超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CT或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盆腔内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发现较小的病变和鉴别诊断。
五、特殊检查
1.腹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是诊断慢性盆腔炎的金标准。它可以直接观察盆腔内的情况,如输卵管、卵巢、子宫的形态、有无粘连、有无炎症病灶等,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但腹腔镜检查是一种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通常在其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或怀疑有盆腔粘连等情况时才考虑使用。
2.子宫内膜活检:对于有月经紊乱等症状的患者,子宫内膜活检可以了解子宫内膜的情况,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同时也有助于判断是否有盆腔炎症累及子宫内膜。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诊断慢性盆腔炎时需要特别谨慎,因为一些检查方法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刺激子宫引起宫缩。在选择影像学检查时,应尽量避免使用CT检查,因为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B超检查相对安全,可以作为首选。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时,要注意检查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安全性。如果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治疗时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反应可能不敏感,在病史采集时要仔细询问。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在进行检查时,要注意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避免过度检查对身体造成伤害。
3.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及青少年诊断慢性盆腔炎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发生。在病史采集时,要注意询问患儿的生活习惯、是否有外伤史等。在进行妇科检查时,要取得患儿及其家属的配合,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患儿的恐惧和损伤。对于儿童及青少年,尽量避免使用有创检查方法。如果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治疗时要选择适合儿童及青少年的药物,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