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强直性脊柱炎与骶髂关节炎的区别
关节强直性脊柱炎与骶髂关节炎在定义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诊断标准上存在差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是遗传等因素致慢性炎症累及多关节,好发青壮年男性;骶髂关节炎病因多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临床表现上强直性脊柱炎有下腰背痛等及脊柱活动受限等体征,骶髂关节炎主要是骶髂关节部位疼痛等及相应体征。影像学上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有骨质疏松等,后期有融合等,骶髂关节炎因类型不同表现各异。诊断上强直性脊柱炎依据修订纽约标准等,骶髂关节炎结合多种情况及明确原发病因诊断。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差异
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及外周关节。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率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显著增高,约90%以上的患者HLA-B27阳性。此外,免疫炎症反应参与其中,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关节滑膜、韧带等组织慢性炎症,进而引起骨质破坏、关节粘连融合等病理改变。该病好发于16-3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见,约占70%-90%,可能与男性的激素水平、遗传易感性等因素有关,患者往往有家族遗传病史,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缺乏运动可能会加重病情发展。
骶髂关节炎
是发生在骶髂关节的炎症性疾病,病因多样,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骶髂关节炎与年龄、肥胖、关节使用过度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增长,关节软骨磨损退变,关节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炎症;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可由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如结核杆菌感染累及骶髂关节)、创伤等引起。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但不同病因导致的骶髂关节炎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例如感染性骶髂关节炎可发生在各个年龄段,创伤性骶髂关节炎与创伤发生的年龄相关。
二、临床表现差异
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症状: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可有下腰部疼痛、晨僵,疼痛一般在夜间或休息时加重,活动后缓解,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逐渐向上蔓延至胸椎、颈椎,导致脊柱活动受限,严重时脊柱呈强直状态。部分患者可出现外周关节受累,以髋关节、膝关节等大关节多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还可能伴有眼炎(如葡萄膜炎)、口腔溃疡、皮疹等关节外表现。
体征:脊柱前屈、后伸、侧弯、转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枕墙距异常等。枕墙距是指患者仰卧位,双足跟贴墙,双腿伸直,测量枕骨结节与墙之间的距离,正常为0,若枕骨结节能接触到墙则为异常,提示脊柱强直。
骶髂关节炎
症状: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部位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臀部、下腰部等部位,活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原发性骶髂关节炎疼痛程度相对较轻,进展缓慢;继发性骶髂关节炎的疼痛程度和表现与原发病因相关,如强直性脊柱炎继发的骶髂关节炎,除骶髂关节疼痛外,还可伴有强直性脊柱炎的其他典型表现;感染性骶髂关节炎除疼痛外,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体征:骶髂关节压痛阳性,骨盆分离试验、挤压试验可呈阳性。骨盆分离试验是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向外下方推压,若引起骶髂关节部位疼痛则为阳性;骨盆挤压试验是检查者双手挤压患者两侧髂骨翼,若引起骶髂关节部位疼痛则为阳性。
三、影像学表现差异
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X线表现:早期骶髂关节可表现为骨质疏松、关节间隙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关节面虫蚀样破坏、硬化,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可见骶髂关节融合,脊柱呈“竹节样”改变,椎体方形变等。
CT表现:能更清晰地显示骶髂关节的细微结构,早期可见骶髂关节面毛糙、骨质破坏,后期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及关节融合。
MRI表现:早期即可发现骶髂关节骨髓水肿、滑膜炎症等病变,对早期诊断价值较高。
骶髂关节炎
X线表现:原发性骶髂关节炎早期可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可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等;继发性骶髂关节炎根据原发病因不同,影像学表现各异,如强直性脊柱炎继发的骶髂关节炎与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表现一致;感染性骶髂关节炎可见关节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肿胀等。
CT表现:能较好地显示骶髂关节骨质的改变,对于原发性骶髂关节炎可观察到关节软骨退变、骨质增生等;对于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可明确原发病因导致的骨质破坏等情况。
MRI表现:原发性骶髂关节炎可见关节软骨信号改变、骨髓水肿等;继发性骶髂关节炎可显示原发病因相关的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继发的骶髂关节炎可见滑膜增厚、关节腔积液等。
四、诊断标准差异
关节强直性脊柱炎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目前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修订的纽约标准,该标准主要包括临床标准和放射学标准。临床标准为:①下腰背痛持续至少3个月,疼痛随活动改善,但休息不减轻;②腰椎在前后和侧屈方向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低于相应年龄、性别正常人。放射学标准为:双侧骶髂关节炎≥Ⅱ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Ⅲ-Ⅳ级。实验室检查可见HLA-B27阳性率高,但HLA-B27阴性不能排除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炎
诊断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对于原发性骶髂关节炎,主要根据年龄、关节使用情况等病史,结合骶髂关节疼痛等症状、体征及影像学上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等表现进行诊断;对于继发性骶髂关节炎,除上述表现外,还需明确原发病因,如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是否为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继发,或是否存在感染等情况。例如,对于怀疑感染性骶髂关节炎的患者,需进行病原体相关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细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