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是怎么回事
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病理改变,发病与感染因素(高危型HPV、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和局部损伤与刺激(分娩、流产等宫腔操作、长期阴道冲洗)相关,有阴道分泌物异常、接触性出血等临床表现,通过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活检诊断,处理根据病变程度而异,大多数预后较好但需定期随访,病情持续进展有发展为宫颈恶性肿瘤风险。
一、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定义
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病理改变。正常宫颈管内的腺上皮为柱状上皮,在某些因素作用下,腺上皮被鳞状上皮取代,称为鳞化,同时伴有慢性宫颈炎的炎症表现,如宫颈间质内有淋巴细胞、浆细胞等慢性炎细胞浸润等。
(一)发病相关因素
1.感染因素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HPV持续感染是宫颈鳞化等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危型HPV的病毒基因组可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干扰细胞正常的生长调控机制,促使宫颈上皮细胞发生异常分化,包括腺上皮向鳞化的转变。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感染HPV的风险不同,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HPV的几率可能相对较高,而生育期女性也可能因不洁性行为等因素感染HPV。
其他病原体感染: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参与慢性宫颈炎的发生发展,进而影响腺上皮鳞化的过程。有不洁性生活史的女性感染此类病原体的风险增加,从而增加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发生几率。
2.局部损伤与刺激
分娩、流产等宫腔操作:女性在分娩过程中宫颈可能受到损伤,流产手术也会对宫颈黏膜造成一定的创伤,这些损伤使得宫颈局部的防御机制受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从而引发慢性炎症,促使腺上皮发生鳞化。多次分娩或流产的女性,发生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长期阴道冲洗:不当的阴道冲洗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和酸碱环境,影响宫颈局部的微生态,导致宫颈易受炎症刺激,进而可能引起腺上皮鳞化。一些女性为了保持所谓的“清洁”而过度进行阴道冲洗,增加了患病风险。
二、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阴道分泌物异常:多数患者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分泌物可呈白色黏液状、淡黄色脓性等。分泌物增多可能会刺激外阴引起瘙痒不适。不同年龄的女性对分泌物异常的感受有所不同,育龄女性可能更关注分泌物对日常生活和性生活的影响,而绝经后女性由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分泌物异常可能更容易引发感染相关的不适。
接触性出血:部分患者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可出现少量阴道出血,这是因为炎症导致宫颈组织变得脆弱,受到刺激后容易出血。有性生活史的女性若出现接触性出血需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2.体征表现
宫颈外观改变: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肥大、充血,宫颈表面可能有糜烂样改变或纳氏囊肿等表现。宫颈肥大是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增生所致;纳氏囊肿是宫颈腺管口被阻塞,分泌物潴留形成的囊肿。
三、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
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形态,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宫颈炎及鳞化相关的表现,如宫颈的颜色、是否有糜烂、赘生物等情况。不同年龄段女性的宫颈外观可能因生理差异有一定不同,但医生会根据普遍的正常标准进行判断。
2.宫颈细胞学检查
常用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查看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如是否存在鳞状上皮内病变等情况,以辅助诊断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以及排除宫颈恶性病变。不同年龄女性进行TCT检查的频率有所不同,一般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定期进行TCT筛查,如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30-65岁女性可每5年联合HPV检测进行筛查。
3.阴道镜检查及活检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下观察宫颈病变部位,选取可疑病变组织进行活检,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宫颈腺上皮鳞化的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病变,如是否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情况。病理活检是诊断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金标准,能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四、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处理及预后
1.处理原则
根据病变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如果只是单纯的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而无明显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等情况,可针对慢性炎症进行处理。对于有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如存在HPV感染,需根据HPV分型及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随访观察或进一步评估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等相关处理;若合并有沙眼衣原体等感染,则需要使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本文不涉及具体药物服用剂量等指导。对于存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则需要根据病变的级别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要定期随访,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要行宫颈锥切术等。
2.预后情况
一般预后:大多数慢性宫颈炎伴腺上皮鳞化的患者经过适当的治疗后预后较好。如果能够及时去除病因,如清除高危型HPV感染、治疗相关病原体感染等,病变可能会得到控制甚至逆转。但如果病情持续进展,可能会增加发展为宫颈恶性肿瘤的风险。不同年龄的患者预后可能有所差异,年轻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强,在积极治疗和良好随访的情况下预后相对更好;而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逐渐衰退,预后可能相对复杂一些,但通过规范的医疗干预也可以改善预后。
随访重要性:无论病情轻重,患者都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等,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宫颈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