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崩漏
中医治疗崩漏可从辨证论治、针灸推拿疗法、饮食调理、生活调护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分血热型(实热、虚热)、肾虚型(肾阴虚、肾阳虚)、脾虚型、血瘀型,分别有相应治法方药;针灸推拿疗法中体针、耳针对不同年龄患者有不同操作,推拿要注意力度;饮食调理根据不同证型有对应宜食之品;生活调护包括休息活动、情绪调节、个人卫生等方面,不同年龄患者各有注意要点。
一、辨证论治
血热型:
实热证:多因素体阳盛或过食辛辣助阳之品,或感受热邪,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崩漏。主要表现为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净,血色深红,质稠,口渴烦热,便秘溺黄等。治疗以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为法,可选用清热固经汤等方剂。从年龄角度看,育龄女性若长期过食辛辣等易出现实热证崩漏;生活方式上,喜好高温环境、嗜食辛辣者风险较高。
虚热证:多因素体阴虚或久病失血伤阴,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血海不宁而致崩漏。表现为经来无期,量少淋漓不尽或量多势急,血色鲜红,质稠,颧赤唇红,手足心热等。治疗以养阴清热,固冲止血为主,方用上下相资汤等。更年期女性因机体阴精渐亏,易出现虚热证崩漏;长期熬夜、过度劳累耗伤阴液者易诱发。
肾虚型:
肾阴虚证:先天肾气不充,或房劳多产,耗伤肾阴,阴虚失守,冲任不固而致崩漏。症见经乱无期,出血量少淋漓累月不止,或初起量多继而淋漓,血色鲜红,质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治疗宜滋肾益阴,固冲止血,可用左归丸合二至丸等。青少年女性若先天肾气不足或过早性生活易出现肾阴虚型崩漏;有多次流产史等损伤肾气者需注意。
肾阳虚证:素体阳虚,或年少肾气未充,或绝经前后肾气渐虚,或房事过度,损伤肾阳,命门火衰,封藏失职,冲任不固而致崩漏。表现为经乱无期,出血量多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畏寒肢冷,面色晦暗,腰膝酸软等。治疗以温肾助阳,固冲止血为法,常用右归丸加党参、黄芪等。中老年女性绝经前后肾气渐衰,易出现肾阳虚型崩漏;生活中过度受寒、长期从事寒冷环境工作者易诱发。
脾虚型:
多因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失统摄,冲任不固而致崩漏。症见经血非时暴下,或淋漓不尽,色淡质稀,神疲气短,面色白,纳呆便溏等。治疗采用健脾益气,固冲止血,方用固本止崩汤或固冲汤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长期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者风险较高,尤其育龄期女性若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易出现脾虚型崩漏。
血瘀型:
多因经期产后,余血未尽,不禁房事,或外邪侵袭,瘀血内停,瘀阻冲任,血不循经而致崩漏。表现为经血非时而下,时下时止,或淋漓不净,或停闭数月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或胀痛等。治疗以活血化瘀,固冲止血为法,可用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等。有过宫腔手术史、经期受寒等情况者易出现血瘀型崩漏,各年龄段均可能发生,尤其有宫腔操作史的女性需警惕。
二、针灸推拿疗法
针灸:
体针:可选取关元、三阴交、隐白等穴位。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交会穴,能补元气、调冲任;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健脾利湿、调补肝肾;隐白为脾经井穴,是治疗崩漏的经验穴。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针刺手法需适当调整,青少年患者手法不宜过重;中老年患者可根据体质适当调整刺激强度。
耳针:选取子宫、内分泌、肝、脾等穴位。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每日按压数次,以局部酸胀为度。耳针疗法对各年龄段崩漏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尤其对于心理压力较大的患者,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可起到调节情绪、辅助治疗的作用。
推拿:
可采用按揉腹部、点按穴位等手法。按揉腹部以气海、关元等穴为主,能促进腹部气血运行;点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推拿时力度要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操作。对于儿童患者需谨慎操作,避免用力不当;老年患者则要注意手法轻柔。
三、饮食调理
血热型:宜食清热凉血之品,如芹菜、苦瓜、梨等。芹菜性凉,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功;苦瓜清热解暑、明目解毒;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但需注意,脾胃虚寒者不宜过多食用寒凉之品。
肾虚型:肾阴虚者可食滋阴补肾之品,如黑芝麻、桑葚、枸杞等。黑芝麻补肝肾、益精血;桑葚滋阴补血、生津润燥;枸杞滋补肝肾。肾阳虚者可食温补肾阳之品,如羊肉、核桃、韭菜等。羊肉温补脾胃、益肾壮阳;核桃补肾固精、温肺定喘;韭菜温补肝肾、壮阳固精。
脾虚型:宜食健脾益气之品,如山药、薏米、芡实等。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薏米健脾渗湿、除痹止泻;芡实益肾固精、补脾止泻。这些食物可煮粥或煲汤食用,有助于改善脾虚症状。
血瘀型:可食活血化瘀之品,如山楂、黑木耳等。山楂活血化瘀、消食化积;黑木耳养血活血。但需注意,血瘀型崩漏患者若有出血倾向严重时,应谨慎食用活血化瘀之品,以免加重出血。
四、生活调护
休息与活动:崩漏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缓解期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以增强体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不同年龄患者休息与活动的程度需有所差异,青少年患者在保证休息的同时可适当参加轻体力活动;中老年患者活动量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调整,避免因活动过度导致病情反复。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绪波动可影响内分泌功能,进而加重崩漏症状。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调节情绪,尤其对于年轻女性及更年期女性,情绪调节尤为重要,不良情绪可能会使病情加重或反复。
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及内裤,预防感染。崩漏期间子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发生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可降低感染风险。不同年龄患者都应重视个人卫生,青少年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知识的学习,中老年女性更要加强自我卫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