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和荨麻疹的区别
皮疹与荨麻疹在定义、临床表现、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上存在差异。皮疹是皮肤病变泛称,形态多样,病因包括感染与非感染等;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致局限性水肿反应,主要表现为风团。皮疹诊断靠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需与其他类似皮疹病鉴别;荨麻疹依典型表现及病史诊断,需与血管性水肿、丘疹性荨麻疹等鉴别,不同人群鉴别需考虑各自特点
一、定义与临床表现差异
皮疹
定义: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的泛称,由多种原因引起,涵盖多种不同形态的皮肤损害表现。
临床表现:其形态多样,包括斑疹(表现为皮肤局部颜色改变,大小可不一,形状不规则)、丘疹(是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厘米的隆起性皮损)、水疱(内含液体,直径一般小于1厘米)等多种形式。引发原因繁杂,可能与感染(如病毒感染引起的麻疹,可出现红色斑丘疹等表现)、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不同病因导致的皮疹,分布部位、发展进程等各有不同,例如接触性皮炎常发生在接触过敏原的部位,呈局限性分布,病情发展上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短期内出现皮损变化。
荨麻疹
定义: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风团,即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的局限性水肿团块,常突然发生,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发作时多伴有剧烈瘙痒。其发病多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如食物过敏(常见的有鱼虾、蛋类等)、药物过敏、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等,部分患者可能还与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有关,发作特点多为突然出现风团,可单发或泛发全身。
二、病因差异
皮疹
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可引起如脓疱疮等皮疹表现,病毒感染如前文提及的麻疹、水痘等会有相应特征性皮疹,真菌感染可导致体癣等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表现,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皮疹的机制是病原体在皮肤组织内生长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等导致皮肤出现病变。
非感染因素:过敏方面,接触某些物质引起接触性皮炎,食入过敏食物引发过敏性皮疹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可出现面部红斑等皮疹;物理因素如日光照射引起多形性日光疹;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伴随皮疹表现,例如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感染相关皮疹等,不同非感染因素通过不同的病理生理机制影响皮肤状态从而产生皮疹。不同年龄人群皮疹病因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因病毒感染出现皮疹,老年人可能因自身免疫功能变化、慢性疾病等因素导致皮疹发生;男性和女性在皮疹病因上无绝对特异性差异,但某些与内分泌相关的皮疹可能在特定性别有更明显表现,比如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因内分泌变化出现相关皮疹;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频繁接触化学物质等可能增加皮疹发生风险,有基础病史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群皮疹发生几率相对更高。
荨麻疹
过敏因素:食物过敏是常见原因,不同年龄人群易过敏食物有差异,儿童常见的过敏食物有牛奶、鸡蛋等,成人可能对鱼虾等更易过敏;药物过敏中,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较易引发荨麻疹;接触过敏原如昆虫叮咬、植物花粉等也可导致发病,不同过敏原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使机体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皮肤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从而形成荨麻疹的风团表现。
非过敏因素:感染因素如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诱发荨麻疹,感染引发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组胺等物质释放;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疾病等可能伴发荨麻疹;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刺激可引起物理性荨麻疹;精神因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变化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调节影响机体免疫状态,诱发荨麻疹;某些系统性疾病也可能与荨麻疹发病相关,不同非过敏因素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机体的免疫和血管等功能,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不同年龄人群荨麻疹病因有一定特点,儿童可能因病毒感染等引发荨麻疹相对较多,老年人可能因自身免疫相关疾病等因素导致荨麻疹;男性和女性在荨麻疹病因上无显著性别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中,压力过大、频繁接触物理刺激因素等可能增加荨麻疹发病风险,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等人群荨麻疹发病几率更高。
三、诊断与鉴别诊断差异
皮疹
诊断:主要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发病前接触史、用药史、既往病史等,结合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形态、分布、颜色等特征,必要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如感染相关的血常规、病原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自身抗体检测等。例如怀疑感染性皮疹时,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可能有异常,病原体检测可明确具体病原体。
鉴别诊断:需要与其他有类似皮疹表现的疾病鉴别,如梅毒疹需与玫瑰糠疹等鉴别,梅毒疹有其特殊的皮疹特点及病史等相关表现,通过梅毒血清学等检查可明确鉴别;银屑病需与脂溢性皮炎等鉴别,银屑病皮疹多为红斑鳞屑性,边界清楚,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等特征,而脂溢性皮炎皮疹多有油腻性鳞屑等不同表现,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皮疹特征观察及相关检查可进行准确鉴别。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在鉴别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各自相关因素对皮疹表现的影响,比如儿童的某些皮疹需与传染性疾病相鉴别时要更注重接触史等情况。
荨麻疹
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即特征性的风团,突然发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伴有瘙痒等表现,再结合详细病史询问,明确可能的诱因等情况进行诊断。必要时可进行血常规、变应原检测等检查辅助诊断,血常规可了解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变应原检测有助于明确过敏相关诱因。
鉴别诊断:需与血管性水肿鉴别,血管性水肿主要表现为皮肤深层的水肿,好发于眼睑、口唇等组织疏松部位,一般无瘙痒的风团表现;还需与丘疹性荨麻疹鉴别,丘疹性荨麻疹多有蚊虫叮咬史,皮疹为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央常有小水疱等不同表现,通过仔细询问病史、观察皮疹具体特征等可进行鉴别。不同人群在鉴别诊断时要考虑各自特点,例如儿童荨麻疹在鉴别时要特别注意与感染相关的皮疹等进行区分,结合儿童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