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乳糜尿
乳糜尿是尿液含乳糜或淋巴液呈乳白色的现象,病因有寄生虫感染(如丝虫病等)和非寄生虫性病因(如腹腔结核、恶性肿瘤等),临床表现为尿液外观乳白或粉红伴发作性等症状,诊断靠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分病因和对症治疗,预防要防寄生虫感染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乳糜尿的定义
乳糜尿是指尿液中含有乳糜或淋巴液,外观呈现乳白色的现象。正常情况下,淋巴系统与血液循环系统相对独立,淋巴液主要回流至血液循环。当淋巴系统与泌尿系统之间存在异常通道时,肠道吸收的乳糜液(含脂肪的淋巴液)就会逆流进入尿液中,从而形成乳糜尿。
二、乳糜尿的病因
1.寄生虫感染
丝虫病:是引起乳糜尿的常见病因。当人体感染班氏丝虫后,丝虫的幼虫和成虫会在淋巴系统内移行、发育,导致淋巴系统发生炎症、阻塞等病变。例如,班氏丝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的淋巴系统,可使淋巴管发生阻塞,远端淋巴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淋巴管破裂,淋巴液进入泌尿系统,从而引发乳糜尿。丝虫病在一些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这些地区的生活方式,如卫生条件较差、蚊虫叮咬等因素,增加了丝虫感染的风险。不同年龄均可感染丝虫病,但儿童及青少年也可能患病,男性发病率可能相对略高一些,与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其他寄生虫:极少数情况下,其他寄生虫感染也可能导致乳糜尿,但相对少见。
2.非寄生虫性病因
腹腔结核:腹腔内的结核病变可能累及淋巴系统,引起淋巴系统的病变,如淋巴结核等,进而影响淋巴液的正常回流,导致乳糜尿。患有腹腔结核的患者,其病史中通常有结核相关的表现,如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腹部相应器官受累的局部症状。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腹腔结核,但中青年相对多见,性别差异不显著。
恶性肿瘤:某些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腹腔内恶性肿瘤等,可能侵犯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引发乳糜尿。恶性肿瘤患者的年龄分布较广,不同肿瘤类型好发年龄有所差异,生活方式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等。
创伤:腹部或盆腔的创伤,如手术损伤、交通事故等导致淋巴系统的结构被破坏,也可能引起乳糜尿。创伤患者的年龄因创伤原因而异,生活方式中若有高危职业或高危活动,会增加创伤风险,病史中明确有创伤事件发生。
先天性淋巴系统异常:先天性的淋巴系统发育畸形等异常情况,使得淋巴液的回流等功能出现先天性障碍,从而导致乳糜尿。这种情况在新生儿或儿童中可能被发现,患者从出生后就存在淋巴系统的异常相关表现。
三、乳糜尿的临床表现
1.尿液外观:典型的乳糜尿尿液外观为乳白色,如牛奶样,有时可混有血丝,呈现粉红色乳糜尿。
2.伴随症状
发作性:乳糜尿的发作通常具有发作性特点,可能突然出现,持续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缓解。发作频率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偶尔发作一次,有的患者可能频繁发作。
其他症状:如果乳糜尿是由丝虫病引起,患者可能伴有丝虫病的其他表现,如反复发作的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等,出现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肤红肿等症状。若由其他病因引起,可能伴有相应病因的症状,如腹腔结核患者的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恶性肿瘤患者可能有消瘦、贫血等表现。
四、乳糜尿的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
尿液检查:显微镜下观察尿液,可发现乳糜微粒或脂肪滴。进行尿乳糜试验,若结果呈阳性,有助于诊断乳糜尿。
血液检查:如果考虑丝虫病导致的乳糜尿,可进行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以明确是否存在丝虫感染。对于怀疑其他病因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生化等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辅助诊断。
2.影像学检查
淋巴管造影:通过向淋巴管内注入造影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可直接观察淋巴管的形态、结构,发现淋巴管的阻塞、扩张等异常情况,有助于明确乳糜尿的病因及病变部位。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初步了解泌尿系统及腹腔内的一些情况,如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淋巴管扩张等异常,但对于淋巴管的显示不如淋巴管造影清晰。
CT或MRI检查:CT或MRI检查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淋巴系统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对于发现一些微小的病变,如较小的肿瘤、淋巴结病变等有一定帮助,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乳糜尿的病因。
五、乳糜尿的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丝虫病相关乳糜尿:对于丝虫病引起的乳糜尿,可使用抗丝虫药物进行治疗,如乙胺嗪等,通过杀灭丝虫,减轻淋巴系统的炎症和阻塞,从而改善乳糜尿的症状。
非丝虫病相关乳糜尿: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腹腔结核引起的则进行抗结核治疗;恶性肿瘤引起的根据肿瘤的类型和分期等采取相应的抗肿瘤治疗措施,如手术、化疗、放疗等;创伤导致的则根据创伤的情况进行相应的修复等处理。
2.对症治疗
饮食调整:患者应注意低脂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因为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加重乳糜尿的症状。例如,避免食用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
卧床休息:发作期的患者需要适当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减轻淋巴系统的负担,有助于缓解乳糜尿的症状。
中药治疗:一些中药可能对乳糜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用药。
六、乳糜尿的预防措施
1.预防寄生虫感染
防蚊灭蚊:在丝虫病流行地区,要注意防蚊灭蚊,因为丝虫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可使用蚊帐、蚊香、驱蚊剂等,改善居住环境,减少蚊虫滋生,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机会。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可能被寄生虫污染的食物,如未煮熟的肉类等,防止因食物污染而感染寄生虫。
2.健康生活方式
定期体检:对于生活在丝虫病流行地区或有相关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便早期发现丝虫感染等情况,及时进行治疗,预防乳糜尿的发生。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对于患有腹腔结核、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积极治疗,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对淋巴系统的影响,降低乳糜尿的发生风险。
避免腹部创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安全,避免腹部受到创伤,如在进行高危作业时采取防护措施等,减少因创伤导致淋巴系统损伤而引发乳糜尿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