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潜血2是怎么回事
尿潜血2指尿常规检查中尿里红细胞增多,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有一定范围且结果显示2+,提示泌尿系统可能有异常。其可能由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小球疾病、感染、结石、肿瘤)和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需通过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泌尿系统超声检查、肾功能检查进一步明确原因。一般人群要注意休息、良好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儿童、女性、老年人作为特殊人群各有需注意的方面,如儿童要密切观察情况及时就医,女性生理期可能假阳性需经期后复查,老年人警惕肿瘤要定期体检控基础病。
一、尿潜血2的定义
尿潜血2是指在尿常规检查中,尿液里有红细胞存在,用显微镜观察时每个高倍视野下红细胞数量在一定范围,结果显示为2+,这提示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相关的异常情况。
(一)红细胞的正常情况
正常尿液中一般没有红细胞或者仅有极少量红细胞,当离心沉淀后的尿液,在显微镜下每高倍视野有2个以上红细胞,就可以称为血尿。尿潜血2表示每高倍视野红细胞数量相对较多,但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明确原因。
二、可能导致尿潜血2的原因
(一)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疾病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如IgA肾病等,是常见的导致血尿的原因。其发病机制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引起炎症反应,破坏肾小球的滤过屏障,导致红细胞漏出到尿液中。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一些,患者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多见于育龄期女性,患者除了有血尿外,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口腔溃疡等多系统受累的表现;糖尿病肾病多见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肾脏逐渐受累,出现尿潜血等异常。
2.泌尿系统感染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泌尿系统,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炎症刺激泌尿系统的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到尿液中。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相对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3.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引起黏膜出血,从而导致尿潜血2。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患者常伴有肾区或腹部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4.泌尿系统肿瘤
如肾癌、膀胱癌等,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血液进入尿液中导致尿潜血2。多见于中老年人,肾癌患者可能有腰部肿块、腰痛等表现,膀胱癌患者常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但早期也可能仅表现为尿潜血阳性。
(二)全身性疾病
1.血液系统疾病
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可表现为尿潜血2。各年龄段均可发病,患者皮肤、黏膜可能有紫癜、瘀斑等表现。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正常血细胞生成减少,也可能出现凝血异常和出血情况,导致尿潜血2,白血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常伴有发热、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
2.自身免疫性疾病
除了前面提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外,还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当累及肾脏时,可能会出现尿潜血等肾脏损害表现。类风湿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患者有关节肿胀、疼痛、畸形等表现。
三、尿潜血2的进一步检查及意义
(一)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区分是肾小球源性血尿还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尿中畸形红细胞占比大于80%,多考虑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如果畸形红细胞占比小于50%,多为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疾病。这对于明确血尿的来源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方向的确定。
(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
可以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是否有结石、肿瘤、囊肿等病变。对于发现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清晰看到肾脏内是否有结石回声,膀胱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等。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以进行超声检查,无辐射,相对安全。
(三)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滤过功能。如果肾功能出现异常,提示肾脏可能已经受到较严重的损害,对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作用。各年龄段人群都需要进行肾功能检查,尤其是有肾脏疾病相关表现或高危因素的人群。
四、针对尿潜血2的注意事项
(一)一般人群
1.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可能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尤其是本身有肾脏相关疾病的人群。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体的恢复和各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转。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量饮水,每天保证足够的尿量,有助于冲洗泌尿系统,减少细菌等病原体在泌尿系统的滋生,也有助于排出一些小的结石等。但要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增加肾脏负担。
3.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会阴部的清洁,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风险。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尿潜血2时,家长要更加密切观察孩子的一般情况,如是否有发热、水肿、尿频尿急等表现。因为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病因可能与先天发育等因素有关,需要及时带孩子就医,进行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要保证儿童的营养均衡,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
2.女性
女性在生理期时可能会出现尿潜血假阳性的情况,所以如果是在生理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潜血2,建议在生理期结束后再复查尿常规。另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期憋尿等不良习惯,因为憋尿容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
3.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尿潜血2时,要警惕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的可能,因为老年人是泌尿系统肿瘤的高发人群。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泌尿系统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同时,老年人要注意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肾脏功能,加重尿潜血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