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注重营养均衡,保证能量、蛋白质、脂肪合理摄入,避免辛辣、油腻、活动期过多高纤维等刺激性食物,采用蒸煮炖等烹饪方式,还需根据病情阶段及个体过敏情况进行个体化饮食调整,活动期严格限制饮食,缓解期逐步调整,儿童患者饮食需更谨慎且密切观察反应。
一、营养均衡方面
1.保证能量供应: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需要摄入足够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正常运转。对于成年患者,可根据体重和活动量计算能量需求,一般每天每公斤体重约需30-35千卡能量。例如,一个60公斤的成年患者,每天能量需求约为1800-2100千卡。能量来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应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馒头等。这些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能快速为身体提供能量,且相对温和,不会对肠道造成过度刺激。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能量需求相对更高。要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合理调整能量摄入。一般1-3岁儿童每天能量需求约为1000-1400千卡,4-6岁约为1400-1600千卡等。同样应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为主食,保证生长发育所需能量。
2.蛋白质的摄入: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功能的重要物质。患者可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猪瘦肉、牛瘦肉等),其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且相对容易消化。对于成年患者,每天每公斤体重可摄入1-1.5克蛋白质,以瘦肉为例,60公斤的患者每天可摄入瘦肉60-90克左右。
鱼类也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如鲫鱼、鲈鱼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但要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采用清蒸等清淡的做法,避免油煎、油炸增加肠道负担。儿童患者同样需要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可根据年龄适当调整摄入量,例如3-6岁儿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40-55克,可通过鸡蛋、牛奶等补充优质蛋白质,鸡蛋每天1-2个,牛奶每天300-500毫升左右。
3.脂肪的选择:
应选择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橄榄油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有益。每天脂肪摄入量占总能量的20%-30%为宜。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要避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酸,如动物油中的猪油等,因为饱和脂肪酸可能会加重肠道炎症反应。例如,在烹饪时尽量用橄榄油代替猪油等动物油来炒菜、凉拌等。
儿童患者在脂肪摄入上也要注意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同时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合理控制量,避免因脂肪摄入不当影响生长发育和肠道功能。
二、避免刺激性食物
1.辛辣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研究表明,食用辛辣食物后,肠道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加重。所以患者应严格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麻辣火锅、辣条等都应远离。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肠道相对娇嫩,辛辣食物的刺激对他们的肠道影响更大,更应坚决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家长在为孩子准备饮食时要格外注意,选择清淡无刺激的食物。
2.油腻食物:
油炸食品(如炸鸡、油条等)、肥肉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会增加肠道负担。因为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脂肪,肠道需要分泌更多的消化液来消化,可能会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腹泻等症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避免食用油腻食物。
儿童患者的消化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食用油腻食物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等问题,所以家长要为儿童患者准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蒸煮的蔬菜、瘦肉等,避免给儿童食用油炸、肥肉等油腻食物。
3.高纤维食物的特殊情况:
一般来说,高纤维食物对健康人有益,但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过多的高纤维食物可能会刺激肠道,加重腹泻等症状。不过在缓解期可以适当摄入一些高纤维食物。例如,燕麦、糙米等全谷物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但在活动期应减少摄入,缓解期可每天摄入50-100克左右。
儿童患者在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上要更加谨慎,活动期尽量避免高纤维食物,缓解期可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适当摄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肠道恢复情况逐步添加,观察肠道反应。
三、食物的烹饪方式
1.蒸煮炖为主:
蒸煮炖的烹饪方式能最大程度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同时使食物更加软烂,易于消化。例如,清蒸鱼,将鱼处理干净后,用蒸锅蒸熟,加入少量葱姜丝等调味,既保留了鱼的营养,又容易被肠道消化吸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制作食物,如清蒸蔬菜、炖豆腐等。
儿童患者的饮食更适合蒸煮炖的方式,这样的食物更容易被儿童消化,同时保证营养摄入。比如蒸鸡蛋羹,鸡蛋打散后加水蒸熟,口感嫩滑,营养丰富,适合儿童食用。
2.避免烧烤、烟熏食物:
烧烤和烟熏食物在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多环芳烃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会对肠道黏膜造成损害,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所以患者应避免食用烧烤(如烤羊肉串、烤鸡翅等)和烟熏食物(如烟熏腊肉等)。
儿童患者更要远离烧烤和烟熏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而且口感和质地也不适合儿童消化,家长要为儿童提供安全、健康、易消化的食物。
四、个体化饮食调整
1.根据病情阶段调整:
在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肠道炎症明显,此时饮食要更加严格限制刺激性食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应选择完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羹等。而在缓解期,可以逐步增加食物的种类和硬度,但仍要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活动期患者每天可摄入500-1000毫升米汤,分多次饮用;缓解期可在米汤中逐渐添加少量软烂的面条等。
儿童患者在病情阶段调整饮食时更要密切观察,活动期严格遵循医生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建议,缓解期在添加食物时要缓慢进行,每次添加一种新食物后观察儿童的肠道反应,如是否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根据反应调整饮食。
2.考虑个体过敏情况:
如果患者对某些食物过敏,如海鲜过敏,那么就绝对不能食用海鲜类食物。要详细记录自己的食物过敏史,在选择食物时避免过敏食物。例如,明确对虾过敏,就不能吃虾、虾仁等相关制品。
儿童患者的过敏情况可能更为复杂,家长要仔细观察儿童食用各种食物后的反应,一旦发现过敏食物要立即停止食用,并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选择替代的不过敏食物来保证营养均衡。



